柠檬顶起|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怎么办?,道理都懂


柠檬顶起|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怎么办?,道理都懂
文章图片
本文共有6000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我大学选修经济学的时候 , 第一节课就学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 叫「沉没成本」 。
这个概念我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已经付出过的代价 , 就「沉没」了 , 不要再去考虑它 。 理性人不考虑沉没成本 , 只关注边际收益 。
简单来说 , 就是要懂得「止损」 。
但懂归懂 , 在现实生活中 , 我们仍然非常容易犯错:
游戏出了新活动 , 想着:已经氪了几千块钱了 , 再加一点也无妨;
投资亏损了 , 想着:都投这么多了 , 再加一点 , 也许能赚回来呢;
甚至当一段亲密关系出现严重的问题了 , 也想着:都相处这么久了 , 要么还是这样凑合下去?
……
包括我自己 , 在面对类似问题的时候 , 也常常纠结 。 一个项目已经投了不少钱 , 但开展不顺 , 应不应该及时止损?尽管清楚知道「不要在意沉没成本」 , 但心理上就是很难过得了这一关 , 总是想着「前期投入这么多 , 现在就放弃了 , 是不是很可惜?」
明明是很浅显的道理 , 为什么道理都懂 , 但真到做的时候 , 却往往做不到呢?
很多时候 , 背后的原因 , 就是感性和理性的博弈 。
拿这个例子来说 。 我们都知道 , 不要着眼于过去的沉没成本 , 要关注未来的边际收益 , 这是理性的层面 。
但从感性的层面来说 , 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 , 叫做「努力辩护」(Effortjustification) 。 它认为:人总是会为自己付出过的努力进行合理化 。 哪怕这些努力实际上并没有价值 , 大脑也会倾向于认为 , 它们是有价值的 。 因为大脑难以接受「我白白浪费了精力」 。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宜家效应」 。 为什么宜家的家具会受到大家的喜爱?因为宜家需要你去组装它 。 201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相比起已经组装好的家具 , 人们会认为自己动手组装的家具更有价值 , 从而愿意多花高达63%的价钱 。
你动手组装家具会提升家具的功能吗?并不会 。 像我这样的手残党 , 反而更容易出问题 。 但大脑就是会认为:你动手了 , 付出努力和劳动了 , 那么这部分付出一定就是有价值的——它会被算进这套家具总的价值里面 。
所以 , 基于这个原理 , 哪怕我们清楚地知道「不要在意沉没成本」 , 但我们的大脑并不能理解这一点——它仍然会执拗地相信:你投入的「沉没成本」是有价值的 , 不能忽视它 , 一定要把它考虑进去 。
当我们作出任何决策、判断的时候 , 我们是基于理性在行动吗?很多时候并不是 。 我们的思维一定会受到感性的影响——也就是扎根在大脑深处、从原始时代遗留下来的冲动、本能和倾向 。
这两股力量共同角力 , 最终达到一个平衡 , 这个平衡才是我们最终作出的行动 。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 , 快与慢》中有一个相似的阐述 , 把这个模式表述为「双系统模型」:大脑有2个系统 , 系统1由边缘系统主导 , 采用直觉、情绪、感受来处理问题 , 走「快通道」;系统2由新皮层主导 , 采用逻辑推理和理性来处理问题 , 走「慢通道」 。
这是一个简化的说法 。 实际上 , 在我们日常的判断和决策中 , 这两个系统都是同时在运作的 。 当一个刺激发生时 , 直觉和情绪相关的脑区会立刻给出一个大致的、模糊的判断 , 而调控理性的脑区(前额叶皮层)会抑制它 , 从而给我们留出空间来进行复杂、具体的思考 。
我在怎样做出好的抉择?中提到过一个相关的实验:2001年 , 心理学家JoshuaGreene做了一个关于「电车难题」的实验 , 扫描参与者在作出决策时的大脑活动 。 结果发现:
当参与者选择目的论时 , 大脑中涉及推理和理性思考的部分更活跃;
当参与者选择义务论时 , 大脑中负责情绪调控的部分更活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