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松贝拉|曾仕强:《详解道德经》永葆赤子之心
文章图片
儒家要我们修身 , 道家同样要我们修身 。 人一生都是为了修己 , 所以对于修己这个问题 , 不管哪一家都很重视 。 这一辈子修修修 , 有一点进步 , 下辈子接着修 , 修好几辈子 , 才可以修成真人 , 最后才可以修成神人 , 一辈子就能修成很难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不过是鼓励的话罢了 。
《道德经》第十章 , 老子讲了道家修身的功夫:“载营魄抱一 , 能无离乎?专气致柔 , 能如婴儿乎?”修身跟婴儿之间会有什么联系?我们从毫无阅历的婴儿身上 , 能汲取哪些修身之道?
“专气致柔 , 能如婴儿乎” 。 人刚生下来叫婴儿 , 婴儿是很纯真的 , 也不会做坏事 。 人们看到婴儿 , 谁都想抱他 。 为什么?因为他的皮肤很柔软 , 他的弹性很大 , 别人怎么抱他都不会感觉到不舒服 。 人是越长大弹性越小 。 请大家听清楚 , 等到我们感觉到弹性越来越小的时候 , 下面那句话就不好听了 , 叫作行将就木 。 所以每个人都要记住:当我们越来越僵化 , 越来越固执 , 越来越没有弹性 , 越来越不能应变 , 越来越不能适应外界变化的时候 , 我们的生命大概就要走到尽头了 。
文章图片
老子之所以对婴儿特别赞美 , 就是因为婴儿形体上的柔软 , 要变成精神上的柔和 。 身体柔软和精神柔和 , 把这两个合在一起 , 人自然就会有不争的良好品德 。 比如 , 婴儿跟谁争呢?孩童会争 , 婴儿不会争 。 因为婴儿还没有什么知识 , 他有赤子之心 , 很天真很可爱 , 会心平气和 。 孩童就不一样了 , 他心不平 , 气也不和 。 心平气和 , 就表示那个气很专注 。 而“致柔” , 就是老子常讲的无知无欲 。 婴儿无知无欲 , 孩童就有知有欲了 。 所以 , 老子在书里面 , 把婴儿跟孩童是分得很清楚的 。
无知、无欲、无求 , 只有婴儿才做得到 , 所以老子告诉我们“比于赤子” 。 大家好好去看 , 刚从妈妈肚子里面生出来的婴儿 , “精之至也” , 元气充足 , 至纯至真 , 厚德载物 , 一点都不虚假 。 可是当他变成孩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
文章图片
那么 , 人为什么先天具足 , 后天节节败退?就是老子讲的那句话:反者道之动 。 一切都是倒过来的 , 人一出生是个婴儿 , 无知、无欲、无为 , 可是慢慢地长大为孩童、成人 , 就开始有知、有欲、有为了 , 因为他受到外界的引诱 , 内心产生贪念 , 内外夹攻 , 就慢慢走上歧路 , 走上偏道 。 人都是有偏道的倾向的 。 大家有没有发现 , 人都有主见 , 都有偏见 , 都有成见 , 都有不正当的念头 。 也正是因为如此 , 我们才要修正自己 , 才要把走上偏道的自己拉回正道 。 如果每个人都很完美 , 那就不用修了 。
让你受到外界的引诱 , 看你能不能把持住;让你受到内心的冲击 , 看你怎么去调适 , 这叫修炼 。 如果每个人生出来一直到死都跟婴儿一样 , 他能活多久?他也没办法修了 , 婴儿为什么不动心 , 为什么元气十足 , 但长大了为什么就不行?因为他长大了心会动 , 然后元气就受伤 , 以外伤内 , 所以不和 。 不和就是不知常理 , 一天到晚追求变的东西 。
【松松贝拉|曾仕强:《详解道德经》永葆赤子之心】如果经由修道 , 明道、正道、行道 , 慢慢返本归元 , 真正找到常理 , 你就是个明白人 。 内心明白 , 了然于心 , 你就知道如何去调理外界的引诱 , 如何去调节内心的煎熬 , 那就叫修炼 , 是我们一辈子要做的功课 。
推荐阅读
- 松松贝拉|心理学:女性在生孩子前需要解决的7个心理问题
- 松松贝拉|曾被误会不是亲生姐妹,现在越长越美,轰动一时的“黑白双胞胎”
- 松松贝拉|宝宝不配合怎么办?学会4个小妙招,让他动起来,孕期做四维彩超
- 松松贝拉|查不出来,B超不是万能!这几种胎儿异常
- 松松贝拉|却是大大的危险信号,眨眼、撅嘴、清嗓子、耸肩孩子小小表情包
- 松松贝拉|被导购员制止,奶奶的话让员工哑口无言,3岁孩子在超市不停试吃
- 松松贝拉|吃糖要注意哪些?,李波育儿说:宝宝吃糖多危害不只坏牙那么简单
- 松松贝拉|纸尿裤和尿布哪个好?原来用错了这么多年
- 松松贝拉|只因孕妈做了这件事,宝宝出生后一哄就睡
- 豆丁儿妈妈|轻轻松松就能毁掉一个孩子,冷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