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健康|新生儿发热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二 )


感染引起发热的主要原理是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或毒素刺激体内包括免疫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产生致热性细胞因子(pyrogenic cytokines)[也称为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 , EP)] , 如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 , IL-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 TN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 IL-6)、干扰素(interferon , IFN)等 。 EP可刺激前列腺素E2的合成及释放 , 后者可引起中枢体温调定点升高 , 导致体温上升 。
感染所致发热的新生儿在降低环境温度或给予物理降温等处理后体温可能会下降 , 但易于出现反复发热 。 而大部分患儿常合并末梢循环的障碍 , 外周皮肤血管收缩导致明显的肢端发凉 。 此外 , 患儿全身状态较差 , 并可因原发疾病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 如呼吸窘迫、惊厥发作、黏液血便等 。

小儿健康|新生儿发热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本文插图

(二)脱水热
脱水热常见于出生后2 ~ 4天的新生儿 。 此时的新生儿奶量(水分)摄入不足致使液体入量减少 , 同时经呼吸道、皮肤及大小便途径都可丢失较多的水分 , 就可能导致新生儿脱水 。 这一时期的新生儿所处的环境温度通常较高 , 新生儿包被也较多 , 脱水致使体内水分不足 , 加之自身出汗能力差 , 热量难以散失 , 就会出现发热 。 出现新生儿脱水热的患儿体温可升高至39 ~ 40℃ , 并有烦躁、哭闹、面色潮红、呼吸增快的表现 , 同时也可见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尿少甚至无尿等脱水症状 , 但患儿并无感染中毒症状且抗生素治疗无效 , 经过降低环境温度 , 同时予以补充水分(增加喂养量或静脉补液)后体温很快降至正常 。
(三)环境因素所致发热
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及外周汗腺发育均不成熟 , 在环境温度持续过高时 , 新生儿可出现发热 。 环境因素所致发热可见于辐射台或暖箱温度设置过高、室温过高、包裹过多或过于严实、持续光疗且对环境温度未加以严格控制等情况 。 此时患儿一般情况较好 , 不伴有感染中毒症状及明显脱水表现 , 但当发热持续且水分摄入不足时 , 后期可能出现脱水 。 环境温度过高的患儿在发热时常伴有皮肤血管的扩张 , 以利于加速热量散失 , 其肢端通常较为温暖 , 可与感染所致的发热进行鉴别 。 当降低环境温度后 , 患儿的体温可降至正常 。
(四)其他原因
任何可引起产热增加和(或)散热减少的因素均可引起新生儿发热 。 除上述情况外 , 癫痫持续状态、药物作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危象、Riley-Day综合征等均可引起新生儿体温升高 。 颅内出血也可出现中枢性发热 。
4
治疗原则
首先应明确导致新生儿发热的原因 , 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 若环境温度过高 , 则可适当降低室温或暖箱温度、移除致热原、减少穿着衣服;若由感染引起 , 应查明感染原 , 积极行抗感染治疗;若由脱水引起 , 则及时补充水分 。 新生儿发热的对症治疗应主要采取物理降温 ,可根据患儿情况给予温水(33 ~ 36℃)沐浴或擦浴 , 主要擦拭新生儿的前额、枕部、颈部、四肢、腋下及腹股沟等部位 。 因 新生儿皮肤菲薄、皮肤吸收药物能力相对较强 , 严禁使用医用酒精进行擦浴 , 避免发生酒精中毒 。 必要时可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每次5 ~ 10mg/kg , 口服或灌肠 , 间隔4小时可重复给药)治疗 , 但应注意避免出现体温的骤降 , 同时还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
对于环境因素所致的发热 , 应重在预防 , 特别是早产儿 , 因其发育更加不成熟 , 更容易出现体温的过高或过低 。 应尽量将患儿保持于适宜的中性温度及适宜的湿度环境中 。 中性温度(neutral temperature)是指机体维持体温正常所需的代谢率和氧消耗量最低时的环境温度 , 不同出生后日龄(postnatal age , PNA)及不同出生体重(birth weight , BW)新生儿所需的中性温度如下表所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