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的人民公社为什么积极性不高?
作者:执伞者孙羽因为在人民公社时期 , 劳动积极性并不是决定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 长江三角洲一带的种植业从产量更高的一年三熟的模式退回到了一年两熟 。 为什么?因为每年多种一季的收益和所付出的劳动不成正比 , 但是在限制人口流动的背景下农村被迫消化大量的劳动力 , 不得不采取一些拉低生产效率 , 但是能提高产出总量的措施 。 即使如此当地农村仍然普遍存在工作不足的问题 。在农民有其他选择之后他们普遍选择转向种植业以外的岗位 , 劳动效率自然得到了提升 。 黄宗智在八十年代做调研时发现当地农村种植业的产出只占农村收入的不到40% , 剩下部分由各类副业 , 畜牧业以及小工业组成 。 其中那些人民公社时期成立的集体副业以及集体工厂依然保持了较高的生产效率 , 可见人民公社本身并不是问题 。多说一句 , 除了内卷以外人民公社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 , 就是农业生产服务于政治任务 , 农村需要根据上级下达的各类指标组织生产 , 而不是根据本地情况自行选择 。
推荐阅读
- 美国警察为什么要如此暴力执法
- 青年|开货车一定会违章吗,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为违章的货车司机说话?
- 白酒|泡了一年白酒的蛇,为什么还能暴起伤人?这个技能让蛇有不死之身
- 你为什么总是找不到微信人工客服?
-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什么不射一支火箭过去?
- 静默如初|班主任费都600元了,为什么有的老师还不想当呢?由于真的太累!
- 胡秋生;为什么我还没有去谴责卢卡申科
- 漫弹之 在美国为什么谈着政治伤感情
- 为什么“卖艺不卖身”的妓女更加高贵
- 黑格尔诞辰250周年:为什么今天还要读黑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