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业务流时,我们该谈论什么?(上)( 二 )
本文插图
我们以产品同学常参加的需求评审工作为例:
需求评审作为业务信息同步的重要环节 , 需要产品经理向团队成员解释业务需求的前因后果 , 以期达成团队共识 , 快速开展工作 。
如果缺少了业务流的辅助 , 即便PM可以用三寸不烂之舌把业务逻辑解释清楚 , 但由于团队成员的业务理解能力各异 , 认知水平不一 , 很难仅靠只字片语就在短时间内完全理解复杂的业务关系 。
这种情况下 , 一方面 , 产品经理需要频繁沟通才能强化大家对业务的印象 , 这无形中会延长会议时间 , 增加单个问题的解释成本 , 并降低产品经理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 , 业务流是团队内部交流业务的基础 , 缺少业务流的需求方案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 若产品方案缺乏说服力和可信度 , 则难以支撑产品经理去推进需求的研发、上线 。
通过业务流 , 可以减少产品经理与团队成员之间无效沟通的次数 。 以业务流为基础的产品方案 , 帮助产品经理诠释业务的运作模式 , 提高需求内容的易读性 , 提升交付需求的效率 。
02 梳理业务流的初衷
业务流始终关注的是业务本身该如何运转 ,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业务俯瞰图”的效果 , 如果把梳理业务比作修建高楼 , 那么业务流就是指导建筑队构建地基、砌墙架顶的蓝图 。
建筑师在修筑之前 , 对所建之物已了然于心 , 产品经理犹如产品业务的建筑师 , 在梳理业务流之前 , 也需要明晰梳理它的初衷 。
本文插图
1. 梳理业务流 , 只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
动机不同 , 实施行为后所得到的收获亦不同 。
面对上司交待一项工作任务 , 我们是仅仅抱着交差的想法去完成 , 还是多加思考完成工作的意义 , 从而把这项工作尽善尽美的收尾?选择前者 , 就只是在任务列表上打了一个“√” , 选择后者 , 则意味着我们不光要完成任务 , 还要赋予结果更多的价值 。
因为产品设计工作是产研开发过程的开始 , 梳理业务流又是产品设计的重要环节 , 所以不同的梳理动机 , 对于后续的研发过程势必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影响 。
假如 , 在梳理业务流的过程中 , 重视对业务逻辑的推演以及业务关系的把控 , 持续跟进梳理后的业务流与实际业务的匹配度:
一方面 , 团队进行流程梳理后 , 可以验证流程的可行性 , 利用结果反馈 , 优化、完善流程 , 界定产品功能的界限;
另一方面 , 流程梳理作为流程管理的第一步 , 可以逐步分解业务流的要素 , 为流程顺利打通提供依据 , 提高对接业务的效率 。
本文插图
相反 , 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把业务背景从字面意思转译为流程图 , 虽然也可以完成基本的梳理工作 , 但缺乏了对整体业务目标、业务要素的重视以后 , 会导致业务流定义不清晰 , 业务信息表述不准确等问题 , 需求方案的执行效果也会随之变差 , 无法保证业务需求被完整实现 。
而且 , 重新制定业务流还需要产品经理耗费更多时间、精力返工修改既定的业务流程 , 以填补业务需求的bug 。
梳理业务流可以提高工作效能 , 优化解决方案 。 所以说 , 梳理业务流不只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 , 更是为了提高产品设计工作的价值 。
2. 梳理业务流 , 只是为了达成团队共识?
梳理业务流的过程 , 其实也是传达业务信息的过程 。
为了避免业务角色之间、团队成员之间因业务信息脱节、业务信息不同步而导致的信息孤岛问题 , 产品经理在梳理业务时 , 需要协调团队资源、寻找与项目有联系的业务上下游对齐业务信息 , 比如通过和渠道、市场部门交流业务诉求 , 确保设计的业务流在现有推广资源条件下具备可行性 , 与研发、算法团队交流技术实现 , 确保产品功能在目前技术基础上的落地可行性 。
推荐阅读
- 保险公司|中国又一家“保险巨头”破产,银保监“警示”,我们的保单怎么办
- 投资|面对货币贬值,我们该怎么做?这些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
- 世界500强排行榜|对比浙江和广东的世界500强企业后 我们有了五个发现……
- 新华社|不只是我们的“双十一”
- |如何利用历史数据提高营销成功率
- 中年|长三角企业家联盟首位“盟主”南存辉:我们不是抱团取暖,是抱团发展
- 区块链|支持比特币购买!建行将发行30亿美元区块链债券 我们整理了重点信息
- |新首富会是谁?刘强东亮出3张“王牌”
- 海洲说股事|巴菲特又一经典之战 我们注定成不了巴菲特
- 财经天下周刊|泡泡玛特CEO王宁:我们在做100年前唱片工业做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