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业务流时,我们该谈论什么?(上)( 三 )


梳理业务流就像是在编排表演 , 为项目的各个角色安排戏份 , 并让他们参与到业务的小剧场中 , 共同演绎完成业务的全流程 。
经过上通下达的串联 , 业务流程在梳理清楚的同时 , 也增加了业务信息在团队中、项目组内部的传达频率 , 大家在普遍认可业务流的情况下 , 达成共识便可以保持业务认知水平的一致性 , 提升协同工作的效率 , 营造出相互信赖的团队合作精神 , 从而增强团队协作的效能 。
团队效能是在规定的项目环境下和规定的项目时间内 , 对团队工作完成规定任务程度的度量 。 团队协作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状态、团队协作的规则共同组成了度量它的函数 , 在人力相对稳定、执行条件相对固定的情况下 , 执行任务的状态就变成了左右团队协作的胜负手 。 梳理业务流 , 不只是为了达成团队共识 , 更是为了增强团队协作的效能 。
|当我们谈业务流时,我们该谈论什么?(上)
本文插图

团队效能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F=C×D×A , 其中:

  • F(workforce):团队效能 。
  • C(capability):对团队协作能力的量度 , 包括团队成员的技能、知识和能力等 。
  • D(dependability):对团队协作时所处状态的量度 , 包括团队成员的工作状态、团队成员角色的分配与定位等 。
  • A(adaptability):对团队协作时外部条件的量度 , 包括团队规则的形成与完善、团队执行任务的环境和阶段等 。
3. 梳理业务流 , 是为了触达业务的本质
前两点分别从产品经理个人工作、以及团队协作的角度分析了我们梳理业务流的初衷 。 任何工作存在的意义都是为了给特定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 并以问题的解决为最终目的 。 我们梳理业务流 , 实则是为了触达业务本质 , 推敲业务的合理性 , 辅助我们做出高质量的产品决策 , 为推进产品业务提供解决方案 。
以电商绕不开的售后业务为例 , 虽然不同的售卖场景、不同的商品属性售后规则可能是不一样的 , 但售后业务的核心诉求不外乎是解决供给双方的纠纷 , 处理因钱或货而产生的信任问题 。
常规的售后流程一般为:反映问题->接收问题->沟通解决->售后反馈 。
|当我们谈业务流时,我们该谈论什么?(上)
本文插图

实际情况中我们可以根据售后商品所处的不同状态、不同阶段进行梳理 , 枚举一些常见的情况:
  • 待发货:用户已付款商品未发出时 , 售后应该支持全额/部分退款;
  • 已发货:已发货但未收到货时 , 会根据物流动态分为两种子状态:已到货和未到货;
  • 已收货:用户已签收商品 , 需要支持部分/全部退货退款、换货 。
其中 , 在已发货阶段 , 售后问题不仅会关系到物流方的承运情况 , 还会关系到平台对于物流已发货但用户未收货的商品 , 需要先认定可能存在的偿付成本 , 然后再决定退换货及退款的政策 。
在售后业务中 , 如果我们对梳理业务流所要解决的问题认识不够深刻 , 很可能会忽略部分业务场景 , 像生鲜类商品 , 如果寄回后不能被商家再次利用 , 那么售后申请退货就没有太大意义 , 商家反而还得承担退换的邮寄费用 , 但如果不退货 , 则无法响应用户偿付的诉求 , 甚至导致平台被投诉 , 造成额外的经济损失 。
梳理业务流的过程中 , 我们需要秉承一颗解决问题的初心和灵活清晰的头脑 , 把流程中可能出现的众多场景列举出来 , 判断哪些是我们的业务要解决的核心场景 , 哪些是非核心场景 , 然后从这些场景中 , 筛出哪些是当前必须做的 , 哪些是后续可迭代的 。
03 总结
通过本篇文章 , 我们聊了两点在[谈业务流]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一 , 业务流的价值 。 业务流对产品经理是有帮助的 , 它可以降低产品经理解读业务的难度 , 补充产品经理理解业务的视角 , 提升产品经理交付需求的效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