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兴田|中国股市要走牛,得先赶走这样的“马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中国股市要走牛 , 得先赶走这样的“马
马兴田|中国股市要走牛,得先赶走这样的“马
本文插图

是什么让他这样的大胆 , 甚至越坏越成功 , 越是标杆和榜样 。
文 | 华商韬略 安小曼
3年虚增货币资金共计887亿元 , 虚增营收近300亿元 。
7月2日 , 康美药业发生工商变更 , 马兴田卸任法定代表人 。
一地鸡毛后 , 只有股民叫天不应 , 叫地不灵 。
【光宗耀祖】
2001年3月19日 , 马兴田迎来光宗耀祖的高光时刻 , 由他和妻子创建的康美药业 , 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 。
从创业到上市 , 马兴田只用了4年 。 这得益于时代的馈赠 , 也得益于他自身的努力 。 而他的军功章 , 也有妻子的一半 。
马兴田|中国股市要走牛,得先赶走这样的“马
本文插图

1969年 , 马兴田出生于广东普宁碗仔村 。 与妻子许冬瑾相遇时 , “高富帅”仨字儿 , 对身高1米85的他来说 , 基本上也就只占个“高” 。
许冬瑾出身中药之家 , 父亲经营的中药生意在当地颇有影响 , 年轻的马兴田不但机灵、好学 , 更会讨人喜欢 。 这让他不但深得许氏父女的认可 , 被传授了经营中药的知识和经验 , 还得到一笔资助 , 在婚后独立开设一家药店 。
马兴田也很快用事实证明 , 许氏父女没有看错人 。
1996年 , 马兴田预判三七药材行情看涨 , 大肆收购囤积 , 不久预判变成现实 , 赚到一桶金 。
而且 , 他的出色还不止于此:
兑现三七利润的同年 , 马兴田被制药行业的高额利润吸引 , 迅速抓住时机 , 用赚到的钱投资开了一家药厂 , 康美药业就此正式建立 。
眼光总是向上看的马兴田 , 还率先打破家族经营传统 , 大力培养职业经理人 , 让他们分别管理生产、质量和销售 。 初生的康美 , 大步向现代化的经营管理迈进 。
为进一步打破传统作坊式经营的局限 , 马兴田还推动康美组建了一个由医院、研究所、各院校和制药企业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 , 帮助选择药品、生产调试 。
1998年 , 康美药业化学药生产基地通过了GMP认证 。
这个认证来之不易 。 在那个国内还没有规范的GMP标准的年代 , 马兴田四处拜访各大企业和科研机构 , 学习经验、整改管理、聘请专家、参加试讲……每个细节都反复推敲 , 最终才得以在6000多家制药企业中脱颖而出 。
投入如此大的心血和精力取得了GMP认证 , 但康美却没去自己搞药品研发 。 这是马兴田的棋高一着 , 自己搞研发投入资金大 , 周期长 , 而且充满不确定性 。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社会上已经有不少现成的研究成果可以买 , 而且成本低 。
所以 , 马兴田决定工厂自己盖 , 但药品研发从社会上买 。 康美成立两年内 , 便已通过购买专利的方式 , “研发”出了络欣平、利乐、诺沙等几款新药 , 迅速蹿升成为中国医药界的一颗新星 , 然后顺利上了市 。
上市当年 , 康美的年营收已达3.8亿元 , 实现利税约4500万元 。 这样的速度和业绩 , 放到今天的市场 , 也算是佼佼者 。
年纪轻轻就拥有了自己的上市公司 , 马兴田可谓是风光无限 , 前途无量 。
【行业之光】
康美上市后更以几何级数的速度裂变发展 , 马兴田则像陀螺般不知疲倦地运转 。
2002年 , 我国中医药产业的整体格局 , 可以概括为“慢、散、乱、小” , 市场低迷 , 产业既无标准化 , 更难言科学化 。
马兴田下定决心打破这个局面 , 他拿了近亿元出来 , 投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中药饮片厂——即便手里并没有多少钱 , 也是决心十分坚定 。
建成后的中药饮片厂在国内首屈一指 。 它对中药饮片的生产、质控、储存、销售等全过程实行信息化管理 , 规范化程度丝毫不逊色于那些现代化中西药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