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梅|《切尔诺贝利》:悲剧过后,人类如何安全利用核能?( 二 )


本文插图

《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美)沙希利·浦洛基著 , 宋虹、崔瑞译 , 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 2020年7月
在受到广泛好评的美剧《切尔诺贝利》热映的时候 , 该剧的真实性一直是许多剧迷津津乐道的话题 。 而如今 , 获得了在非虚构文学上具有标杆性意义的奖项——贝利·吉福德奖的《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
(2018年获奖)
在中国出版了 。 该书的作者是哈佛大学乌克兰史米哈伊洛·赫鲁舍夫斯基讲席教授、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中心主任沙希利·浦洛基 。 作为历史学家 , 他涉险身赴实地调研 , 根据许多重要的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 , 全景式再现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背景、起因、过程、善后及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造成的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
与由英美创作团队制作的美剧《切尔诺贝利》不同 , 沙希利·浦洛基成长于乌克兰 。 当爆炸发生的时候 , 沙希利·浦洛基的住所就在受损的核反应堆下游不足500公里之地 。 他和他的朋友们也曾暴露在辐射当中 。 因此 , 这不是一本从局外人角度出发所写的历史 , 沙希利·浦洛基更是该事件的同时代亲历者 。 不过 , 他并没有因此在叙述中使用过量的修辞 , 而是平实简洁地记录下当时各方的声音 。 其实在他简洁的文字底下 , 藏着他深厚的情感 , 他希望用事实的记录 , 能够唤起未来人们如何安全利用核能的思考 。
(徐悦东)
经济
埃梅|《切尔诺贝利》:悲剧过后,人类如何安全利用核能?
本文插图

《古代经济》(英)M.I.芬利著 , 黄洋译 , 商务印书馆 , 2020年5月
“古代经济” , 即希腊罗马经济 。 这是一个现代而非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研究议题 。 在19世纪晚期的欧洲 , 包括卡尔·比歇尔、马克斯·韦伯在内的一批社会科学家们为了理解资本主义世界的特征及其与古代经济的不同 , 才使得希腊罗马经济成为一个单独的研究领域 。 自那以后 , 现代经济与古代经济究竟是存在逻辑大转变 , 还是只存在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量的差异 ,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争论焦点 。 后者以希腊罗马部分案例证明古代经济也会严格考虑成本 , 并以市场为导向 。
英国古史家摩西·芬利则认为 , 一切围绕经济的假设、概念和逻辑都来自于现代经济学 , 而即便只是“经济”一词的含义在古今也大相径庭 。 他在《古代经济》第一章“古代人及其经济”开篇就提到一个现代经济学前夜的例子 。 亚当·斯密的导师弗朗西斯·哈切森关于财产、继承、契约等范畴的论述 , 被他认为显然不属于经济学的内容 。 而原因不是弗朗西斯·哈切森的研究不足 , 而是因为他“处于一个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的终点” , 在其之后才是现代资本主义世界 。 也可以说 , 这是摩西·芬利的问题起点 。 他受马克斯·韦伯的影响 , 同样认为现代经济形成的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前的秩序 。
在希腊罗马 , 政治、等级和身份居于中心 , 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奴隶被认为不具备这项权利 。 经济行为是改变这些社会位置的一种渠道 , 是附属的 , 是完全“嵌合”或“嵌入”
(embedded)
其中的 , 而非独立于它们 , 遵循的不是市场利益、效率 。 在全书的标题命名中 , 读者也见不到如今熟悉的经济学概念 , 这其中的原因便在于他希望回到经济被“嵌合”的历史时期 。 当然 , 与之相反的“脱嵌”也并非完全没有 。 反驳他的研究之所以也有史料可证的原因也在这里 。
摩西·芬利是使用社会科学的研究之法进入古代史的 。 社会科学与历史研究结合是20世纪最具意义的转向之一 , 从这个角度说 , 摩西·芬利也是这一趋势的实践者、引领者 。 他在形式上提出古代经济“嵌入”社会的判断 , 被认为引领了后来者研究的问题意识 。 《古代经济》在原版出版约四十年后 , 中译本姗姗来迟 , 而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它的影响力经久不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