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大理( 四 )
古道交汇之下百货辐辏、民族交融塑造了大理人的生活而更大规模的融合与创造将来自历代帝王将相大刀阔斧的开拓03文明交融民族的往来交流逐渐 形成 大大小小的部落到了唐朝初年实力最强的六支部落在洱海周边各据一方人称“六诏”其中位于 最南端 的一支在大唐王朝的扶持下扫平五诏、统一洱海“南诏国”就此崛起(南诏国建立后 , 将统治中心由巍山迁往洱海旁的太和城;下图为今巍山古城 , 建于明清时期 , 摄影师@熊发寿)▼
野心勃勃的南诏王南征北战继统一六诏后不仅兼并了地处滇东的 爨 (cuàn) 氏诸部胁迫20余万“西爨白蛮”部族迁移至洱海周边(今日白族的先民之一)更在原“河蛮”部族的城邑上以山海之界为屏障地势之险为关隘扩建气势宏大的新都城人称“阳苴(jū)咩城”(阳苴咩城 , 其中龙首关、龙尾关便是今日大理上关、下关的位置 , 制图@郑伯容&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诸如此类的战争扩张无形中成为了不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推手而在南诏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战 莫过于天宝年间 与唐王朝的天宝之战不过强盛如大唐却在这场与蕞尔小国的较量中 损兵折将先后远征边疆的20余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公元751年和754年 , 唐朝曾先后两次征讨南诏 , 均以失败告终;下文引自白居易《蛮子朝》 , 描述的是公元751年的战役)▼鲜于仲通六万卒 , 征蛮一阵全军没 。至今西洱河岸边 , 箭孔刀痕满枯骨 。随后大量 移民和俘虏进入大理其中有的人一度被任命为位高权重的官员在他们的推动下南诏与大唐王朝最终“相逢一笑泯恩仇”中原的礼乐文化、典章制度也愈发 深入人心(苍山神祠 , 天宝之战后40年 , 南诏和唐朝在此重新结盟 , 史称苍山会盟 , 摄影师@杨继培)▼
南诏疆域最广大时北至大渡河、南至今泰国境内远超今日的云南省(南诏后期疆域范围 , 制图@郑伯容&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但这也是南诏王朝最后的辉煌(五华楼 , 曾是南诏王宴请宾客之地 , 今大理古城中的五华楼为现代重建 , 摄影师@刘辅伟)▼
频繁的战事下国力消耗、民不聊生君王为了巩固统治开始大兴佛寺、开凿石窟加速了佛教文化在民众中的传播(大理剑川, 开凿于南诏、大理时期 , 内有17窟、139座造像 , 摄影师@杨继培;左滑图片为第7窟中形态独特的甘露观音 , 也称“剖腹观音” , 摄影师@苏金泉)▼
到了大理国段氏王朝民众家家设佛堂、人人持佛珠姓名冠以佛号、墓碑刻有经文官吏多从佛教徒中甄选王室更是笃信佛教“岁岁建寺、铸佛万尊”( , 较高的千寻塔始建于南诏时期 , 高69.13米;两小塔始建于大理国时期 , 高约42米 , 摄影师@李毅恒)▼
一国之中宝塔高耸屹立古刹壮丽恢弘俨然一个“妙香佛国”(崇圣寺全景 , 小说《天龙八部》中大理天龙寺的原型 , 现存的寺庙部分为现代重建 , 摄影师@姜轲)▼
不过传奇的段氏王朝并没有留下卓绝天下的武林秘籍段誉并未痴恋曼陀山庄的王姑娘段正淳也并非娇妻成群的镇南王实际上他们二人纷纷禅位为僧遁入空门于青灯古佛畔了却残生而在段氏王朝22位君主中出家为僧的 达8人之多(《张胜温画卷》 , 总长16.36米 , 描绘了大理国时期的佛教故事 ,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下图局部为大理国王段智兴礼佛的场景 ,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然而君王佞佛、权臣当政江河日下的大理国最终难以阻挡蒙古大军的铁骑自此被纳入中央王朝的版图大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融合也随之拉开了帷幕蒙古入侵众多回族人民跟随军队进入大理安居乐业(, 摄影师@熊发寿)▼
推荐阅读
- 为了找回生活的意义,我搬去了大理
- 笨办法消灭入侵物种 大理市这样做
- 数只珍稀物种彩鹮现身云南大理,曾被认为在中国绝迹
- 湿地|惊喜!云南大理首次记录到珍稀物种彩鹮自然繁殖
- 张爱玲|中福会少年宫嘉道理旧宅,犹太富商的大理石宫殿
- 此时大理|云南省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三个规定”知识考试
- 心声聚焦|危急时刻,大理公交驾驶员救助昏倒路人,紧急送医脱险
- 云南网|喜讯!云南第一台自主安全电脑在大理诞生
- 心声聚焦|大理剑川:烹饪技能培训为贫困群众增强致富本领
- 红星新闻 7月1日起,成都至大理首开直达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