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请回答2020:学术不端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二 )


至于处理嘛 , 不是特别恶劣的 , 能不处理就不处理 , 能私下处理就私下处理 。 所有单位都喊着要“壮士断腕” , 但轮到自己下决心毕竟不容易 , 毕竟“肉疼” 。 但长此以往 , 这些事件都不了了之的话 , 前面说的道德底线和标准就会越来越低 , 越来越模糊 , 特别是对你们这些青年学生、研究者来说影响是非常负面的 。
5. 有的时候确实挺难调查也挺难判断的 , 公开处理的话轻了重了都不好啊 , 万一处理错了呢?
答:调查是个技术活 , 需要更多专业人才和专职人员 。 要不 , 培养你做中国的Bik吧?话说回来 , 警察不能因为案子难破就不去破 , 法官也不能因为案子复杂就不判了 。 在我看来 , 只要公开调查处理就有不断完善的可能 , 标准就是在这样不断讨论和完善中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 , 对后人才有警示作用;而“不公开回应”“不了了之”“私下处理”是最不可取的 , 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有损“单位声誉”的“负面影响” 。

6. PubPeer网站上曝出来的好多都是“大佬”甚至“巨佬” , 大部分问题也不是太严重 , 比如对照多用了几次 , 补充材料里有点小问题 , 基本上都不影响论文主体结论 , 算瑕不掩瑜吧;有些是发在小杂志上的小文章 , 而且好多也是学生或助手把具体数据搞错了 , 算情有可原吧 。 因为这些偶尔的“学术不端”就否定通讯作者的重要贡献是不是不合适?这对国家培养这些“顶尖科学家”所做的投入来说是不是也是一种浪费?
答:所以说调查是个技术活 , 需要有能力和责任心的专业人员去具体判断 。 但我认为 , 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是科学研究最基本、最重要的底线 。 如果连数据都是不真实的 , 甚至是伪造的 , 那还做什么科研?
不影响论文主体结论的错误就不严重吗?在补充材料里的数据有问题就不严重吗?不同实验的对照用了多次难道不严重吗?有多少同行因为认认真真辛辛苦苦准备对照数据和补充材料而被scoop(别人先发)的?有多少同行是参考你论文里的对照或补充材料里的数据而继续进行后续实验 , 却浪费大量科研时间和经费的?有多少学生是按照你的标准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又要求自己的学生的?前浪在做 , 后浪在看啊 。

作为实验室PI和通讯作者 , 最重要的责任就是确保论文数据的真实可靠 。 如果连论文都不仔细看仔细改 , 出了问题甩锅学生 , 为何要还做通讯作者?一篇两篇不小心出一些小错误也许难免 , 十几、二十年里 , 数十篇上百篇都被曝出来还“情有可原”?不管是一两篇出错还是系统性出大问题 , 且不说如何处罚 , 当事人至少应该公开道歉吧?发了论文知道大张旗鼓开新闻发布会宣传 , 出了问题怎么不知道开新闻发布会道歉呢?
对于基金委、科技部这样有监管责任的机构来说 , 科研管理就像种地 , 肥料施下去 , 庄稼和杂草都会长 , 刚有一点点杂草的时候不及时除 , 杂草就会越来越猖狂越来越难除 , 和庄稼竞争阳光和养料 , 总有一天会盖过庄稼毁了整片地 。 早一点除 , 狠一点除 , 收集起来堆肥说不定还能还田 。
7. 如果发现别人论文里的数据有问题怎么办?怎么防止有人学术不端对我产生伤害?
答:当然要先和通讯作者联系 , 回答读者的问题是他们的责任 。 如果得不到回复 , PubPeer是个发表意见的好地方 , 但要实事求是 , 有理有据 。 我相信科学界大部分论文还是可以信赖的 。

对自己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数据要谨慎判断 , 不要盲信盲从 , 必要时应该重复再现 , 以验证其准确性 。 至于怎么防止scoop , 简单的办法就尽量少做热门、竞争太激烈的领域;如果有好的想法要做热门领域 , 就认认真真地努力做出来并及时发表 。 有的时候审稿和修改的时间确实很长 , 所以正式发表前上传预印本网站也是不错的选择 。
还是那句话 , 发表的期刊本身不是最重要的 , 重要的是研究本身的学术价值 。 当然如果你将来做reviewer也要注意 , 不是一篇论文就能解决所有相关问题 , 要帮助作者认识并解决对论文关键性的问题 , 同时允许论文及时发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