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高手都是通过这9种方法找到了“底层算法”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高手都是通过这9种方法找到了“底层算法”
知乎上有个很火的话题:厉害的人遇到问题时的思维模式与普通人之间差别在哪?
很多网友纷纷列举出了自己身边厉害的人思维方式 , 比如做一件事情时总是准备好Plan B的“预演困难思维”;广泛涉猎 , 在多个领域都是小能手的“超越领域型思维”;把一个具体问题一步步拆解的“结构化思维”等等 。
总之 , 那些“很厉害的人” , 似乎总能依靠自己的一套独特思维方式把握自己的命运 , 从而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自由 。
谁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可想要成为很厉害的人 , 难题有两个:
——究竟什么是很厉害的人?
——很厉害的人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这两个难题的矛盾之处在于 , 厉害的人越厉害 , 对于平常人来说 , 就越难模仿、借鉴、学习 。
而唯有探索这个时代最厉害的人的“认知地图” , 掌握他们的底层算法 , 才有机会成为高手 。
什么是底层算法?
以蚂蚁来比喻:科学家们发现 , 蚂蚁出动搬运食物的时候 , 不管地形多么复杂、距离食物多么遥远 , 它们总能找到一条最优路线 。
原来 , 每个蚂蚁一开始都会随机选择一条路线 , 并且留下信息素 , 也就是记号 。 若干只蚂蚁找到了食物 , 也留下了若干条搬运道路的信息 。
最后 , 短路径上的蚂蚁数量总是比长路径上的蚂蚁数量多 。 因为路越短 , 相同时间内往返的次数就越多 , 也就在路上留下的信息素就越多 , 蚁群会慢慢聚集到最短的路径上 。
蚂蚁不停重复这个过程 , 最终总能找到一条最优路径 , 这就是著名的“蚁群算法” 。
想象一下 , 你自己就是一个蚁群 。 每时每刻 , 每个决策的你 , 每个行动的你 , 就是一只蚂蚁 。 无数个不同时刻的无数个你 , 叠加在一起 , 构建了一个智能系统 。
蚂蚁之间的传输控制协议 , 是这个智能系统的算法 。 不同时刻的你之间的关系和连续性 , 是你的算法 。
该算法采用了强化学习 , 作为机器学习的一种 , 它能自我学习、不断进化 。
也就是说 , 人生算法就是每个人给自己的一套编程 。 你的底层算法是什么样的 , 就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
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 , 为什么不能成为有强大底层算法的人?
我们的认知系统 , 都是建立在钟表宇宙里的 , 像钟表那样精确运行 。 然而现实却充满不确定性 , 不可预测 , 难以计算 。
问题还不止于此 , 我们甚至无法真正控制“自我” 。 大脑中并不真正存在一个中心 , “我”只是由无数个“涌现”串起来的电影角色 。
这话什么意思呢?
人类的智力具有“涌现”现象 , 也就是说具有“无中生有”的能力 , 这会产生原来没有的创意 , 但这种能力也会产生大量错误 , 因为很多想法只是你想当然的认为 。
进一步 , 我们花时间试图控制不可预测的那些东西 , 却对自己自暴自弃 。 我们的知识都是牛顿时代的 , 我们的行为方式是牛顿时代的 , 我们的学习方式 , 也是牛顿时代的 。
而厉害的人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既承认大多数物质系统具有复杂性质 , 又知道 , 加入抛开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 , 钟表式科学的这种典型策略在封闭环境依然是奏效的 。
所以 , 他们尝试在个人半径里 , 来打造“机器” 。
机器学习强调如何基于环境而行动 , 以取得最大化的预期利益 。 其灵感来源于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 , 即有机体如何在环境给予的奖励或惩罚的刺激下 , 逐步形成对刺激的预期 , 产生能获得最大利益的习惯性行为 。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说:“从出生开始 , 我们便踏上持续学习和成长的旅程 。 这两股力量往往交织在一起 , 但又不尽相同 。 如果仅仅是知识储存量的增加 , 以既有的思维模式来运算资料 , 谈不上真正的学习 , 更谈不上成长 。 成长是指思维模式本身产生改变 。 ”
推荐阅读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设计沉思录 | 设计师如何把产品目标转化为设计目标?
- 江洲儿郎|山东退伍兵倒四次火车支援江西:灾难面前,我们都是江洲儿郎!
- 电视墙|终于搬新家了,电视墙人造大理石花了7000,都是大理石也太冰冷了
- 九子|为什么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看看这九子的母亲都是谁
- 孩子|物理天才爱因斯坦,为何两个孩子都是疯子?原来背后的真相是这样
- 官职|水浒传:提辖、制使、教头、知寨、节级、都监、团练等都是啥官?
- |很多癌症都是“省”出来的!作为医生,我必须告诉你真相
- 减法|真正的高手,都有“底层思维”
- 星座|对爱情始终如一的星座,收获的都是满满幸福!
- 大白读史|铲子一样钱币你见过吗?我国不愧是农业大国,连钱币都是铲形的弧足空首布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尖足空首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