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缅怀曾毅:分离中国第一个艾滋病病毒毒株的人走了新浪科技综合2020-07-14 11:03:330阅( 四 )


曾毅带领团队经过一年多的实验 , 建立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免疫酶法 。 该方法通过检测人血清中EB病毒壳抗原(Viral Capsid Antigen ,VCA)的IgA抗体(简称IgA/VCA) , 能够达到和免疫荧光法近似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
免疫酶法方法很简便 ,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即可 , 大大节约了成本 , 十分符合中国当时的条件 。 曾毅团队以后又相继建立了能检测特异性更高的EB病毒早期抗原(Early antigen ,EA) IgA抗体(IgA/EA)及其它抗原IgA和IgG抗体的方法 , 提高了阳性检出率 。
现场研究40年
提出鼻咽癌病因的假说
曾毅建立了免疫酶法之后 , 并没有将其束之实验室高阁之中 , 而是将它积极推向现场 。 1977年曾毅带着法国科学院院士纪·德泰(Guy de The)一同前往梧州市 , 在梧州市卫生局长车轰陪同下考察梧州市鼻咽癌发病情况 , 开始筹划建设肿瘤防治机构 。
[新浪科技综合]缅怀曾毅:分离中国第一个艾滋病病毒毒株的人走了新浪科技综合2020-07-14 11:03:330阅
文章图片
图9/241977年曾毅(右四)、纪·德泰(左四)等考察梧州市鼻咽癌发病情况1978年 , 曾毅带领实验室成员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关机构合作 , 在苍梧县和梧州市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开展鼻咽癌前瞻性研究的现场 。 由曾毅实验室、梧州市肿瘤研究所、苍梧县鼻咽癌防治所的科研人员以及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一起组成医疗小分队 , 深入农村、厂矿挨家挨户去开展血清学普查工作 。 曾毅本人也几乎每年都下现场 , 有时候因为农民们住得比较分散 , 又是丘陵山区地带 , 交通只能靠走 , 遇到刮风下雨 , 一天也查不到几个 。 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 , 他们经常是白天采血 , 晚上在实验室进行检测 。 他们通过这种血清学检查 , 发现阳性血清者之后 , 根据滴度情况移交给相关的医生 , 建议病人去做鼻咽镜检查 , 通过筛查与临床相结合 , 大大提高了早期诊断率 。 在苍梧县和梧州市 , 门诊查出的主要是晚期病人(70%-80%) , 早期病人仅为20%-30% , 而血清学普查发现的主要是早期病人 , 早期诊断率达80%-90% 。 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突破 , 它证明了应用血清学普查的方法可以发现早期鼻咽癌病人 。 他们在广西、广东乃至全国大力开展了上百万人的普查 , 并成功劝说南方很多医院将此作为体检的常规检测 , 从而挽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 。
[新浪科技综合]缅怀曾毅:分离中国第一个艾滋病病毒毒株的人走了新浪科技综合2020-07-14 11:03:330阅
文章图片
图10/24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医疗小分队在农村进行鼻咽癌普查[新浪科技综合]缅怀曾毅:分离中国第一个艾滋病病毒毒株的人走了新浪科技综合2020-07-14 11:03:330阅
文章图片
图11/24曾毅(右二)在苍梧县鼻咽癌防治研究中心指导工作[新浪科技综合]缅怀曾毅:分离中国第一个艾滋病病毒毒株的人走了新浪科技综合2020-07-14 11:03:330阅
文章图片
图12/241984年曾毅(左)在指导实验通过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 可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 如在梧州市普查出的鼻咽癌病人的10年生存率达60% , 而门诊查出的病人的10年生存率仅30% 。
在1970至1975年间 , 曾毅等组成的南方五省鼻咽癌防治研究协作组通过对南方五省453个县市的1.7亿人口进行死亡回顾调查 , 发现鼻咽癌最高发的区域是广东省中部以及临近的县市 , 广东省鼻咽癌高发区人群的EB病毒抗体几何平均滴度显著高于低发区 。
[新浪科技综合]缅怀曾毅:分离中国第一个艾滋病病毒毒株的人走了新浪科技综合2020-07-14 11:03:330阅
文章图片
图13/241984年 , 曾毅(前排左五)参加鼻咽癌协作研究第二次会议这些研究促使曾毅思考为何基因型相似的地区鼻咽癌发病率有显著的不同 。 通过观察与比较 , 曾毅认为鼻咽癌的发生过程与环境、遗传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
曾毅等在苍梧、梧州及其他地区对常见中草药和一些植物进行调查 , 结果从1963种中成药和植物中发现了52种有激活EB病毒的促癌物;还发现了人体内的厌氧杆菌产生的丁酸也具有促癌作用;动物实验证明 , EB病毒在促癌物和丁酸的协同作用下 , 首次诱发出鼻咽癌 。 同时 , 曾毅等研究发现一些食物中的诱导物是水溶性的 , 而不像经典的促癌物TPA那样是脂溶性的 。 这在当时国际上也是新发现 。
经过多年研究 , 曾毅提出了鼻咽癌病因的假说:遗传因素和免疫力是鼻咽癌发生的基础 , EB病毒在鼻咽癌发生中起病因作用 , 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 环境中的促癌物和/或致癌物起协同作用 。 这一观点在当时国际上颇为新颖 。
为证实这一假说 , 曾毅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 。 他们应用EB病毒在促癌物和/或致癌物的协同作用下诱发出人鼻咽部上皮细胞癌变 。 <8>这是该领域国际上首次用实验证明了EB病毒是鼻咽癌的重要病因 , 也是鼻咽癌研究的重大突破 。
对继续在路上
鼻咽癌治疗性疫苗的开发研究
知道了病毒可能引起肿瘤之后 , 就要考虑如何做到更好的预防 , 这其中疫苗是最为重要的 。 乙肝疫苗的接种普及让乙肝患者发病率大大降低 , 有助于减少肝癌患者的发病率 。 HPV疫苗的成功上市可能大大减少宫颈癌的发病率 。
EB病毒感染人体后肌体会产生针对EB病毒的多种特异性T细胞 , 他们在控制处于潜伏感染状态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基于国内外的研究 ,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 曾毅实验室开始开展用DNA疫苗防治EB病毒相关的肿瘤研究工作 。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 , 曾毅院士课题组研制的EB病毒潜伏膜蛋白2(Latent Membrane Protein 2 , LMP2)疫苗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 正在上临床试验 。 应用疫苗感染病人树突状细胞免疫常规治疗的鼻咽癌病人 , 获得了较好的免疫反应 。 曾毅的团队希望通过早期诊断和疫苗防治 , 降低病死率 , 控制鼻咽癌的发生 。 “对于鼻咽癌 , 局部治疗是容易的 , 但很容易转移 。 若晚期有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 再想局部治疗就很难了 , 这时疫苗就可以显示出它的作用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