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范蕴若的一“跃”,中国职业围棋之路是否该有一“退”( 五 )


围棋|范蕴若的一“跃”,中国职业围棋之路是否该有一“退”
本文插图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席卷全球 , 日本围棋也和日本经济一样处于巅峰 , 富士通、东洋证券、NEC等大企业纷纷重金赞助围棋赛事 。 围棋高手的用品、题字扇面、精美昂贵的棋具都成人们趋之若鹜的珍贵收藏品 。 某种程度上说 , 围棋也扮演过商务社交工具和日本影响力输出者的角色 。
同样在80年代中期 , “聂旋风”刮出了新中国围棋最大范围的一次普及 。 陈毅元帅说 , “国运盛 , 棋运盛” , 中国近200年近代积贫积弱以来 , 围棋也始终为日本碾压 。 终于在80年代 , 中国经济乘改革开放的东风 , 积累自己的第一桶金;横空出世的聂卫平 , 也以追赶者的身份 , 成为能与日本顶尖“六超”棋手一战的英雄 。 一时间 , 围棋既成为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 , 也和女排一样 , 成为民族精神的载体 , 再加上弱者挑战强者的天生故事性 , 天地协力 , 使围棋成为中国当时的时髦 。
从那以后的30年 , 在一代又一代职业围棋人的不断努力下 , 如今 , 中国职业围棋水平已然是世界第一 。 然而 , “高处不胜寒” , 如果中国职业围棋继续这样一骑绝尘 , 是否会面临独孤求败 , 亢龙有悔的命运?

围棋的金字塔尖固然一直需要追求胜负的“胜负师”“求道者” , 但人工智能的横空出世 , 似乎又把探索人类棋道巅峰之路的重担从职业棋士身上卸去了一大半 。
今天的职业棋士 , 似乎更应该承担起围棋“传道者”的角色 , 一方面努力用人工智能去提升自己 , 再把“围棋之神”的启示翻译成人类的逻辑和语言 , 普及给普罗大众;另一方面 , 将围棋本身的历史和文化属性尽可能地挖掘和传播 , 让更多人体会到围棋的趣味 。
如果从这个视角来看 , 或许更能够理解柯洁在经历输给人工智能的不甘后 , 转而提倡“快乐围棋” , 以及他今天为了围棋能够“出圈”而做的一系列努力 。
当然 , 柯洁的这些做法 , 围棋圈内有不少人并不认可 , 批评他“不专心下棋”“争名逐利”“只想捞金”“不要做不擅长的事” , 质疑声比比皆是 , 但或许柯洁这种在棋盘之外的“大局观” , 无法为当下更多人理解 。
随着中国经济和国力的崛起 , 我们也亟需向外传播影响力的文化载体 , 在这方面 , 围棋这项运动曾经证明过自己 , 但是中国的职业围棋界 , 准备好了吗?
不过今天的柯洁 , 俨然是学棋小棋手中的人气No.1 。 采访元气满满的雅雯小朋友时 , 我们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现在有没有最喜欢的棋手?”

“我最喜欢柯洁 。 ”
“你们小朋友是不是都喜欢柯洁啊?”
“是!”
“那你想不想当职业棋手啊?像柯洁一样?”
“想!”
“想一直成为最厉害的那个棋手是吗?”
“就是要打败阿尔法狗!……不过暂时没有人下得过它 。 因为它现在实在是太厉害了 , 速度实在太快 。 ”
“那你要先跟它学 , 然后先从打败他低配置的版本做起 。 ”
“哈哈 , 就是说它发过很多个版本 , 我是从小的开始打?”
“对对 , 像打通关一样的 , 一关关打过去……”
衷心希望更多小朋友能走一条快乐的围棋之路 。
相关新闻链接:
https://sports.huanqiu.com/article/9CaKrnK4aiN
https://www.sohu.com/a/246147740_114731
【围棋|范蕴若的一“跃”,中国职业围棋之路是否该有一“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