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古诗文经典传承:《咏怀古迹五首》 唐 杜甫( 三 )


体验深切 , 议论精警 , 耐人寻味 , 是这第二首诗的突出特点和成就 。但这是一首咏怀古迹诗 , 诗人亲临实地 , 亲自凭吊古迹 , 因而山水风光自然在诗中显露出来 。杜甫沿江出蜀 , 飘泊水上 , 旅居舟中 , 年老多病 , 生计窘迫 , 境况萧条 , 情绪悲怆 , 本来无心欣赏风景 , 只为宋玉遗迹触发了满怀悲慨 , 才洒泪赋诗 。诗中的草木摇落 , 景物萧条 , 江山云雨 , 故宅荒台 , 以及舟人指点的情景 , 都从感慨议论中出来 , 蒙着历史的迷雾 , 充满诗人的哀伤 , 诗人仿佛是泪眼看风景 , 隐约可见 , 其实是虚写 。从诗歌艺术上看 , 这样的表现手法富有独创性 。它紧密围绕主题 , 显出古迹特征 , 却不独立予以描写 , 而使其溶于议论 , 化为情境 , 渲染着这首诗的抒情气氛 , 增强了咏古的特色 。七言律诗要求谐声律 , 工对仗 。但也由于诗人重在议论 , 深于思 , 精于义 , 伤心为宋玉写照 , 悲慨抒壮志不酬 , 因而通篇用赋 , 在用词和用典上精警切实 , 不被格律所拘束 。它的韵律和谐 , 对仗工整 , 写的是律诗这种近体诗 , 却有古体诗的风味 , 同时又不失清丽 。前人认为这首诗“首二句失粘” , 只从形式上进行批评 , 未必中肯 。
第三首诗因昭君村而哀叹其人的遭遇 。诗人想到昭君生于名邦 , 殁于塞外 , 去国之怨 , 难以言表 , 于是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
“群山万壑赴荆门 , 生长明妃尚有村” 。诗的发端两句 , 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 , 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 。”其地址 , 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 。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 , 正住在夔州白帝城 。这是三峡西头 , 地势较高 。他站在白帝城高处 , 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 。远隔数百里 , 本来是望不到的 , 但他发挥想象力 , 由近及远 , 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 , 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 。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此诗的首句 , 起势很不平凡 。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 , 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 , 用一个“争”字 , 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 。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 。这可说是一个有趣的对照 。
“一去紫台连朔漠 , 独留青冢向黄昏 。”前两句写昭君村 , 这两句才写到昭君其人 。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 , 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 , 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 , 仰天太息 。紫台稍远 , 关山无极 。望君王兮何期 , 终芜绝兮异域 。”但是 , 仔细地对照一下之后 , 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 , 大大超过了江淹 。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 , ‘向’字写思汉之心 , 笔下有神 。”说得很对 。但是 , 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 。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 , 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 , 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 , 一辈子所过的生活 。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 , 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 , 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在日常的语言里 , 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 , 而在这里 , 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 , 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 , 它是那样地大 , 仿佛能够吞食一切 , 消化一切 , 但是 , 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 , 它吞食不下 , 消化不了 。
“画图省识春风面 , 环佩空归夜月魂 。”这是紧接着前两句 , 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 。画图句承前第三句 , 环佩句承前第四句 。画图句是说 , 汉元帝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 。省识 , 是略识之意 。环佩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 , 永远不变 , 虽骨留青冢 , 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 。
【宋玉|古诗文经典传承:《咏怀古迹五首》 唐 杜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