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状,媒体不敢说,那就我来说

疯人院人类观察局1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蒙牛、伊利的牛奶越喝越没有奶味了 。这不是错觉 。这个表述还不够精准 , 应该是:平价奶越来越没奶味了 。事实上 , 这是由以蒙牛和伊利为首的奶企在22年前埋下的恶果 , 而平价奶质量迟迟难以提升 , 只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恶果 。 其余数不清的恶果还有诸如:毛利润高达百分之70甚至80的婴幼儿乳粉 , 以及买着全球价格最高的国产乳粉 , 依旧惴惴不安的中国父母 。10余年果然够久 , 人们早已忘记了蒙牛和伊利曾作过的恶 。 但即便在12年前蒙牛和伊利频频爆雷之时 , 很多人就避开蒙牛和伊利的丑闻不谈 , 认为蒙牛和伊利这两家“民族企业”被“整跨”了 , 外国同行公司就会乘虚侵入控制中国奶业 , 把它们整跨了就是整跨民族企业 。12年后 , 蒙牛和伊利更是已与民族企业牢牢粘连 , 在如今爱国情绪空前高涨的当下 , 你敢跟民族企业作对 , 就是与全国人民作对 。但是蒙牛和伊利真的配称民族企业吗?我战战兢兢地提出这个问题 , 事实上 , 我一直认为 , 蒙牛和伊利的几十年发展史 , 对中国产生的坏处绝对大于好处 , 倘若没有蒙牛与伊利 , 中国的奶制品行业或许远比现在好 。要谈蒙牛和伊利对整个奶制品行业的伤害 , 想要细数蒙牛伊利作下的恶 , 必须要从1983年谈起 。2恶之花萌芽为什么我会把蒙牛与伊利放在一起谈?不只是因为蒙牛和伊利是如今占据垄断地位的两大奶业巨头 , 更因为在我眼里 , 这两家公司不过是同出一根的两颗果实 , 归根结底他们的底色是一样的 , 这也是为什么伊利与蒙牛的产品如此相似 , 除了牌子几乎一模一样:伊利推出优酸乳 , 蒙牛就跟着推出酸酸乳;伊利推出QQ星 , 蒙牛就跟着推出未来星;伊利推出了安慕希 , 蒙牛就跟着推出纯甄;蒙牛推出了特仑苏 , 伊利也跟着推出金典 。甚至连出产的雪糕都几乎一模一样: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状,媒体不敢说,那就我来说
事实上 , 蒙牛与伊利的纠葛自1983年便已被埋下 。蒙牛创始人牛根生与伊利创始人郑俊怀本就出自一家公司 , 伊利集团的前身是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厂 , 1983年1月 , 因为持续亏损 , 郑俊怀被调到该厂 , 任厂长 , 试图破局 。而牛根生就是郑俊怀的得力手下 , 当年能力出众的牛根生 , 很快就带领一波富有才华的年轻人实现了扭亏为盈 。1996年 , 伊利集团成立 , 郑俊怀成了董事长兼CEO , 牛根生是伊利主管生产和销售的副董事长兼副总 。因为牛根生能力出众 , 并且与下属直接接触更加频繁 , 伊利有一半人都牢牢听从牛根生的调遣 。这下子郑俊怀慌了 , 眼看着自己有被架空的迹象 , 这怎么行?于是两年后 , 因为某些不为人知的原因 , 牛根生被扫地出门 。被扫地出门后 , 反倒侧面证明了牛根生对厂内人才的影响之大 , 许多曾经的旧部都劝说牛根生东山再起 , 愿意辞职跟他继续干 , 不服气的牛根生响应手下意愿 , 筹措了100万后就注册了蒙牛乳业 。自此 , 蒙牛与伊利便展开了长达20年的拉锯战 , 这也是为什么 , 蒙牛与伊利一直纠葛不休 , 甚至看起来就像一家企业的真正原因 。就在这种相爱相生的厮杀中 , 蒙牛与伊利时而抱团、时而互相攻击 , 他们首先将其他乳制品企业击垮 , 而后再互相瓜分市场 , 形成两强双分天下的局面 。 但也就是在他们相爱相杀的争斗中 , 中国奶业走上了一条几乎不可挽回的歧路 。在2000年之前 , 中国尚且没有一家全国性品牌 , 因为当时市场上只能生产低温杀菌的巴氏奶 , 这种奶保质期只有几天 , 且必须冷藏 , 销售半径有限 , 难以规模化 , 所以市场上绝大部分都是区域性企业 。转机从1997年开始 , 这一年 , 牛根生即将被扫地出门 , 瑞典利乐包装公司与伊利达成了协议 , 我们熟悉的伊利盒装常温牛奶由此诞生 。2000年后 , 利乐又与揭竿而起的蒙牛达成合作 , 只要蒙牛与伊利每卖出去一份奶 , 利乐就赚一份钱 , 这个默默无闻的包装公司反而成为蒙牛与伊利之战中的最大赢家 。自此 , 奶制品企业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 蒙牛和伊利开始进军全国 , 试图二分天下 。 常温奶的出现让光明等地方奶企产生了危机感 , 试图反抗 , 曾经反目的蒙牛伊利则沆瀣一气 , 共同应对地方奶企的反抗 , 在03年时成功打败销售额居全国首位的龙头老大光明 , 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2004年 , 巴氏鲜奶企业们终于因为灭顶之灾般的压力团结在了一起 , 光明、新希望、燕塘、三元等四家以低温奶销售为主的中国乳品制造销售商 , 与美国国际纸业(另一家包装公司)公司达成联盟 。 一场鲜奶(即巴氏奶)和常温奶的大战随即爆发 。资本斗争里没有温度可言 , 蒙牛和伊利更是把不择手段发挥到了极致 。2005年2月2日下午 , 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该委会议室召开了液体乳“鲜”字标识专家研讨会 , 与会人员约40人 , 其中包括卫生部、农业部、国标委、中国奶业协会、中国乳品工业协会、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元、蒙牛、伊利、黑龙江乳业集团等有关专家或负责人 。有意思的是 , 利乐公司传播事务总监杨斌致中国乳协领导的一封信被带进会场 , 并一一分发给各与会者 , 信中强烈地表达了支持“禁鲜”的意愿 。 同时内蒙政府也暗流涌动 , 当时这些蝇营狗苟尚且没有摆在阳光下 , 但也为2018年的跨省追捕埋下了伏笔 。结果如蒙牛与伊利所愿 , 国家规定:低温鲜奶的外包装上不能再使用“鲜牛奶”等名称 , 而只能使用“灭菌奶(乳)”和“巴氏杀菌奶(乳)”等标准名称 。此后主打“新鲜营养”的低温鲜奶被迫更名 。 与蒙牛伊利作对的奶企从此几乎一蹶不振 , 直到2008年1月1日 , “禁鲜令”才被解除 , 巴氏奶能叫回鲜奶了 , 但是低温鲜奶已经丢了大半江山 , 回天无力 , 以“纯牛奶”“早餐奶”等命名的常温奶、调制奶大获全胜 , 几乎垄断了液态奶市场 。但因为这场恶性竞争 , 导致各大国产奶企都不得不为了生存舍弃质量追求速度 , 以求在蒙牛与伊利的阴影下谋图一线生机 , 就在05年——08年之间的短短三年内 , 国产奶业就走向了不可挽回的歧路 。3恶之花绽开即便当时在竞争中获胜 , 但那时的蒙牛依旧处于空壳状态 , 严重缺乏优质奶源 , 蒙牛选择从奶农手中收购低质牛奶 , 而后加工生产 , 因为中国奶牛生产严重滞后 , 并且缺乏优质奶牛品种 , 匮乏的奶源对面则是庞大的奶源需求 , 鲜奶争夺战一触即发 。因为质量不达标 , 为了求速度争夺市场 , 往牛奶里添加各种化学物质就成了各大奶制品企业默认的潜规则 。 既然蒙牛和伊利这些龙头老大都不怕添加 , 你怕个啥?更何况只要你不努力添加抢占市场 , 就休想在蒙牛与伊利的阴影下存活 。脂肪低了 , 加脂肪粉;细菌超标了 , 加抗生素;浓度低了 , 加乳清粉;发酸了 , 加碱面中和;蛋白质低了 , 加三聚氰胺蒙混 。 添加这些东西后的牛奶 , 只能保质六七个小时 。 因此 , 在将牛奶送检的车上还要备好双氧水 , 在检查前赶紧往里倒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 , 中国奶业从源头到终端都彻底腐烂 , 而作为恶果的劣质奶粉 , 则被一包又一包地被送到中国孩子的嘴里 。2008年 , 大头娃娃事件东窗事发 , 三鹿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 三聚氰胺几乎成为一代人的噩梦 , 直到22年后的今天 , 5月份一起湖南郴州的“大头娃娃”报道 , 即便报道中说明了不是三聚氰胺所致 , 还是引发了一阵恐慌 , 曾经的噩梦被唤醒 。如今人们一提到三聚氰胺就会想到三鹿 , 但各位不知道的是 , 当年各大奶制品企业几乎全军覆没 , 如今的奶业领头人伊利蒙牛也光荣上榜 。 三鹿只是被顶出来成了出头鸟 , 得以让其他品牌悄然隐退 。说道这里不得不提及职业打假人蒋卫锁 , 其实工业原料添加的恶果早在08年以前就频频爆出 , 当时蒋卫锁为了揭露行业黑幕 , 整顿中国奶业 , 就自费30万元发起“中国西部乳业万里行”行动 , 整理出《中国西部乳业濒临崩溃边缘》调查报告 。为打假 , 他卖了企业 , 丢了老婆 , 两个孩子因此辍学 , 结果社会上反倒对他攻击的声音居多 , 说他是在毁灭中国奶业 , 社会上一度传言有人要花50万元买他人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