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家|用“心”指挥,做音乐的仆人——专访著名指挥家陈燮阳

指挥家|用“心”指挥,做音乐的仆人——专访著名指挥家陈燮阳
文章图片

81岁的陈燮阳依旧留着一头“伏尔泰式”的长发 。这个发型是中国交响乐坛的一个标志 。
从艺55年,陈燮阳亲历了中国交响乐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他最享受的,不是鲜花与掌声,而是与乐队一起陶醉于音乐的时刻、与作曲家共同打磨作品的过程 。
他曾带领中国乐团登上世界各大音乐厅,但他也深知,这些年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音乐作品并不多 。中国交响乐的未来究竟在何方?他伸出手,向空中划出了一个音符 。
在台上太威风不一定是好事
6月24日晚,苏州金鸡湖音乐厅,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的火热音符落下,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尽管观众只坐了三成,但指挥台上的陈燮阳感受到了久违的酣畅淋漓 。
由于疫情的原因,距离他上一次执棒现场音乐会,已经过去了5个月 。55年来,他从来没有体会过这样的煎熬 。
“我是幸运的,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毕业后,就没有中断过指挥 。”1965年,陈燮阳被分配到上海芭蕾舞团乐队担任指挥 。在那个特殊年代,对一名刚毕业的指挥系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比拥有一支乐队更为幸运的了 。
他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指挥芭蕾舞剧《白毛女》 。没想到,这一“挥”就“挥”了整整18年,《白毛女》成为陈燮阳指挥生涯中最厚重的一块奠基石 。
1984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由全国千余名演员参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在北京上演 。指挥组一共有5人:严良堃、聂中明、胡德风、徐新和陈燮阳 。陈燮阳是最年轻的 。
此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无论是重大节庆演出,还是重要的外事演出,直至近年来的国庆65周年、建党95周年纪念演出,都能见到陈燮阳的身影 。
面对由成百甚至上千演员组成的演出阵容,如何把控全场、真正把团队拧成一股绳,无疑是对指挥的掌控力与舞台经验的巨大考验 。陈燮阳总能举重若轻地用手、眼神与肢体语言带动乐队的理性与激情 。轻轻一挥手,让弦乐喃喃低语,再一挥手,让铜管迸出胜利的号角,乐队与合唱如千军万马听命于他手中的指挥棒 。
有人将指挥形容为高踞王座之上的雄狮,一些世界知名乐团的指挥家素有“指挥皇帝”之称 。陈燮阳却从来不想做乐队的“皇帝” 。“指挥是靠整个乐队的演奏来共同完成音乐的‘再创作’,在台上太威风不一定是好事 。”陈燮阳说,“我用心来指挥,乐手们心悦诚服,我们之间就会形成一种气场,感染台下的观众 。”
忘不了那碗萝卜烧肉
14岁那年,陈燮阳正在江苏武进读初二 。在原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工作的姐姐陈力行写来了一封信,信中说,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上海音乐学院前身)正在招生,学杂费全免,鼓励弟弟报考 。接到信后不久,陈燮阳穿着一件祖母做的白布汗衫,背着一把二胡,到街上理了发,踏上了赶考之路 。
到了上海,姐弟俩却吃了闭门羹 。原来,学校只招小学应届毕业生,而此时的陈燮阳已经读初二了 。心急如焚的陈力行一遍遍地恳求着负责招生的老师,终于得到了“先听听看”的回答 。陈燮阳拿着二胡走进教室,一曲《歌唱二郎山》打动了几十名考官 。最终,他凭着一张“特一号”复试准考证,通过考试迈入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大门 。
陈燮阳一辈子都记得在学校吃的第一顿饭:萝卜烧肉 。一碗带肉的饭,让他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从此,他每天早上将柴可夫斯基的《流浪音乐家舞曲》作为“起床号” 。每到周末,同学们纷纷回家,他依然在学校练琴 。
大家都以为,陈燮阳在上海没有家 。其实,很多年前,陈燮阳在上海有个家 。他的父亲名叫陈蝶衣,是《万象》杂志的创办者、《南屏晚钟》《凤凰于飞》等一大批流行歌曲的著名词作者 。然而,父亲离家、母亲去世后,12岁的陈燮阳一直随祖父母在老家武进生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