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恢复40年,改变了多少中国人的命运?

高考恢复40年 , 改变了多少中国人的命运?作者:吕蓓卡1977年8月4日 , 人民大会堂里 , 聚集了中国科教圈最顶级的大佬们 。北大、清华、复旦、南开、中科院……都来了人 。 校长副校长就有好几位 。他们在举行一场会谈 , 主持人是邓公 。高考恢复40年,改变了多少中国人的命运?。高考恢复40年,改变了多少中国人的命运?
1977年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至于谈什么 , 这些大佬还不知道 。 直到邓公开口说:科技、教育荒芜一片 , 希望大家提点建议和要求 。现场30多人 , 相互推让一番后 , 大家一致同意 , 谁年龄大谁先说 。已经80岁的南开大学校长杨石先颤颤巍巍地站起来 , 一开口就是一番检讨 。邓公皱了皱眉 。第二个发言的是数学家苏步青 。 他站起来 , 略带委屈地说 , 自己手下的“十八条罗汉”(助手和博士)现在都不在身边了 。邓公当即说 , 给苏老配备助手 。大家明白了 , 这个会是解决问题的 。这场会议 , 以邓公的一句话收尾 。 它改变了今后几十年里 , 中国人的命运 。今年恢复高考 。全体代表听到这句话 , 纷纷起立 , 跟端茶水的女服务员一起鼓起了掌 。 掌声长达五分钟 。01一般人不知道的是 , 这一年恢复高考 , 不是一下子就搞了个全国考试 , 而是先选了个试点 。 在广西的百色 , 搞了个单独高考 。理由是 , 这里地处偏僻 , 经济文化落后 , 暴露问题更加彻底 。效果相当得好 。这套初中水平的高考试卷 , 百色的一个镇上 , 44名考生数学加起来考了26分 , 人均不到1分 。有考生实在做不出数学题 , 直接在试卷上写个人志向 。这给了其他省份一个启示:出卷的时候 , 要考虑到广大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实际状况 , 出的题要让大家都能写上两笔 。于是 , 一批用心良苦的考题出炉了 。河南省的语文试卷 , 出了个命题作文《我的心飞向毛主席纪念堂》 , 很典型的一篇抒情散文 。诗人郭小川的儿子郭小林就写得很好 , 提笔即答 , 一气呵成 , 把自己都给写哭了 。 果然有当诗人的气质 。郭小林并没有考上北大中文系 , 原本分数线只有150 , 但25岁以上的大龄考生分数线要250 , 他考了240多 。 从此与大学无缘 。这也许是几十年来最早的一次年龄歧视 。湖南的作文标题是《心中有话对党说》 。 一位考生真情实感地把她爱上公社某男知青 , 而对方未作响应 , 她因此患精神病被送进医院的过程 , 写了下来 。同样是湖南 , 数学考试 , 有考生做不出来 , 就给老师留言: 敬爱的老师 , 我是江家桥(不是江大桥)学校毕业的 , 我们那里从没见过这些稀奇古怪的英文数学(sin cos) 。辽宁语文试卷的一道古文翻译题 , 选自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 , 则游者众;险以远 , 则至者少...... 有考生翻译: 姐夫领着小姨子去游泳 , 到那里后看见游泳的人很多没有下去 , 那是不道德的…… 语文题还能胡诌 , 到了英语就真不行了 。那年 , 北京市英语题的最后一道题是汉译英: 我是红星公社的一个新社员 。 两年前离开城市到农村去插队落户 。 在贫下中农的帮助下 , 我学会了各种农活...... 有个姓易的考生 , 此时正在北京郊区的顺义插队 。 凌晨四点 , 他给生产队做好饭后出发去考场 。 这段话说的简直就是他的人生 。不过写出来也没用 , 这一年除非报考外语专业 , 不然英语并不计入总成绩 。 最后他考进了北大经济系 , 2018年当上了中国人民很行的行长 。中国高考恢复的第一年 , 录取率只有4.8% 。为了把这不多的人才集中起来 , 当年招生办法中规定:录取学生时 , 重点院校有资格先挑 。 不管他们第一志愿填的是什么 。高考恢复40年,改变了多少中国人的命运?
1978年春 , 北京大学的迎来的第一批新生
大包干发源地安徽凤阳的一位考生 , 原本想着读师范不要钱 , 第一志愿填了安徽师范学院 , 结果却被第二志愿的北大录取了 , 读了法律系 。这位考生姓李 , 后来当过河南的省长 。02恢复高考的第二年 , 全国开始实行统一考试 。在统一命题的条件下 , 河南文科的本科录取分数线比北京低了34分 , 理科更是整整低了一百分 。当时的河南考生不知道他们有多么幸福 。 时至今日 , 河南的985录取率排名全国倒数第N , 一本录取率排名全国倒数第M 。N和M分别是多少 , 我不敢说 , 怕自己哭出来 。那两年 , 文史哲堪称文科状元的收割机 , 享受优先录取的特权 。 中文系里的文学和新闻这两个专业的学生 , 走在校园里脸都朝天看 。相反 , 最后一批挑档案的 , 是财经院校 。高考恢复40年,改变了多少中国人的命运?

高考恢复40年,改变了多少中国人的命运?。当年的准考证
鉴于当时大学生是稀缺人才 , 加上包分配的制度 , 没有一点就业压力 。 77级北大新闻系毕业分配工作的时候 , 70多个学生 , 一个人可以填8个志愿 , 横扫央广到纪委 。被分配到某工厂的一个同学 , 报到第一天被组织部负责人单独留下来 , 对方拿出一沓彩色照片 , 冲他说: 这是中层以上干部的女儿 , 你觉得谁合适我去给你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