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观察家|这是我第37次想改掉「拖延症」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这是我第37次想改掉「拖延症」
交稿前一天晚上 , 编辑给我发短信 。
我看了看面前的电脑屏幕 , 淡定的回复 。
??
/
“写的怎么样了?”
“很快了!今晚就给你”
对面的人可能不知道 , 回复这句话的时候你的word文档显示 , 字数:1 。
青年观察家|这是我第37次想改掉「拖延症」
本文插图

????
/
“什么时候考四级?”
“周六”
“这周六?”
“对啊”
??
/
“后天交的2000字论文还没写 , 我心也真够大的 。 ”
“是挺大的 。 ”
……
“我是什么时候患上拖延症的呢?”每当经历完一次“deadline冒险” , 我就会忍不住问自己这个问题 。
青年观察家|这是我第37次想改掉「拖延症」
本文插图

记得小学时候的情形 , 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 , 坐到书桌前 , 随手打开保护视力的台灯 , 拉开书包拉链拿出自己的作业本 , 齐整地摆放在桌上 。
这一系列动作就像是一个和自己约定好的仪式 , 做完这些 , 就可以开动了 。 好比日本电视剧一样 , 吃饭前总要说一句:“我开动啦!” , 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 。
但是 ,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 , 写作业成了一件需要“思考”和等待的事情 。
我很想给自己一个答案 , 弄清楚是什么时候 , 又是出于什么原因 。 于是我开始问自己:“我是现在写作业 , 还是再晚点呢?”这就像是一个外来物种 , 不知何时入侵了我的脑域 , 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肆无忌惮地野蛮生长 。
青年观察家|这是我第37次想改掉「拖延症」
本文插图

每一次的思考都比上一次多一句“我再过一会写吧” , 成了无止境的拖延 。 而当你处于一个必须完成的情况 ,“过一会的过一会的过一会的过一会……”尽头就到了截止时间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deadline 。
我想 , 拖延症和deadline的捆绑就是这样被我们缔造完成的 。 而这种病症就如某种很难被发现的病症一般 , 只有再拖到无法再拖时 , 才最容易被发现 , 而其病症又很难根治 。拖延症患者往往没有强大的自制力 , 需要借助他人监督的外力 。
//
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产生了这样的“思考”呢?
是题目太难了吗?
是作业太多了吗?
是时间不够吗?
还是……我开始犯懒了呢?
偷懒从来不是一件难的事情 , 只要你愿意 , 可以找到无数种偷懒的理由 , 比如“今天太多事了 , 这个等会儿再做”“今天太累了 , 时间来得及明天再说”“太难了 , 等别人做完我问问”“离截止时间还早呢”……
青年观察家|这是我第37次想改掉「拖延症」
本文插图

也许你会辩驳:“我是真的好忙没时间” , 但你是否已经忘了当下聊的天、追的剧、冲的榜、刷的微博 , 还有手头玩得火热的游戏 。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 , 时间的逃亡就更容易了 , 它披着拖延症的隐形衣 , 穿行在一件件小事中 , 不一会就“溜”得踪迹难寻 。
这些借口充其量只是一个激发“懒”属性的催化剂 , 而决定权始终都在你的手中 。
我不知道你会不会有几次突然的“觉醒”:感觉自己一直在忙 , 但是回过头来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做 , 白白浪费了大把的时间 。 或许 ,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问问自己 , 也许不是没有时间 , 只是把时间花在了“刷会视频 , 云购物一会儿……”
如果有一天找不到事情做的时候 , 你的第一反应不是我该看什么剧、玩什么游戏、找谁聊天 , 而是选择完成手头的未完成事件 , 那可能距离告别“拖延症”不远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