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news|脑科学日报:血脑屏障随年龄变化而受损;有益于心理健康的运动量( 二 )
采用环形钻孔器取帕金森病患者小腿和颈部皮肤 , 健康对照组只取小腿部位皮肤 ,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 , 观察p-α-syn在皮肤神经中的沉积情况并计数穿过单位长度基底膜的神经纤维数量即表皮内神经纤维密度(intraepidermalnervefiberdensity , IENFD) 。 结果表明 , p-α-syn在帕金森病患者皮肤神经纤维中沉积 , 伴随IENFD明显下降 。 提示皮肤神经中p-α-syn沉积可能是帕金森病固有的外周病理改变 , 有作为帕金森病患者诊断外周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 。
阅读链接:
【临床研究】帕金森病患者皮肤神经磷酸化α-突触核蛋白研究
5 , 【PNAS】耶鲁大学研究揭秘!控制暴饮暴食导致炎症的开关找到了!
来源:转化医学网
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分子 , 它在人体对暴饮暴食的炎症反应中起关键作用 。 这项研究在6月29日发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 题为“OGTsuppressesS6K1-mediatedmacrophageinflammationandmetabolicdisturbance” 。
这项新研究集中在一个称为O-GIcNAc信号的通道上 , 当一个人吃的过多时 , 这一通道就会激活 , 指示细胞来限制炎症反应 。 研究人员发现OGT(O-GIcNAc转移酶) , 一种激活GIcNAc信号的酶 , 通过开启或关闭巨噬细胞中的一种特定信号通路 , 负责激活身体的促炎反应 。 研究表明 , OGT可能成为抑制炎症和改善健康的新疗法的一个靶点 。
阅读链接:
【PNAS】耶鲁大学研究揭秘!控制暴饮暴食导致炎症的开关找到了!
6 , 老年人声音诱发闪光错觉的大脑静息态低频振幅
来源:环球心理资讯
文章图片
(A)F2B1条件下ALFF与错觉量呈现显著相关的脑区;(B)错觉量与meanALFF在相关脑区上的相关趋势
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多感觉通道信息的整合方式是人进行感知觉加工的主要方式 。 声音诱发闪光错觉(SiFI)是一种典型的听觉占主导性的多感觉整合现象 。 研究表明 , 视觉皮层、颞上沟和上丘、前额叶皮层和内侧枕叶皮层、角回等顶叶网络等广泛区域均参与加工了声音诱发闪光错觉 。
该研究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ALFF指标考察老年人声音诱发闪光错觉与大脑静息态自发活动区域的关系 , 并且通过与年轻人对比揭示从发展的角度看 , 老化对于声音诱发闪光错觉的影响及其机制 。 研究发现:老年人群体的声音诱发闪光错觉量大于年轻人群体,且老年人和年轻人的错觉量与不同脑区的静息态低频振幅存在相关 。
阅读链接:
老年人声音诱发闪光错觉的大脑静息态低频振幅
7 , LancetPsychiatry:多少运动量有益于心理健康?
来源:大话精神
运动是有效改善情绪的方法 。 神经递质假说认为 , 运动可以促进某类神经递质的释放 , 进而使个体产生良好的情绪感受 。 在运动影响情绪的神经机制研究中 , 涉及较多的有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内源性大麻素等 。
据《独立报》报道 , 对精神健康来说 , 科学家认为理想的运动量为:每周锻炼三到五次 , 每次45分钟 。 这些数据来自《柳叶刀精神病学》(LancetPsychiatry)杂志上的一项新的、广泛的观察性研究 , 该研究由耶鲁大学和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 。
阅读链接:
LancetPsychiatry:多少运动量有益于心理健康?「临床观点」
8 , “礼尚往来”交换的可不仅仅是礼物哦!
来源:环球心理资讯
文章图片
交换礼物前后脑区内(左图)与脑区之间(右图)的连通性
本研究以交换礼物这一普遍的亲社会行为为切入点 , 探究在社会交换过程中大脑是如何对此做出反应 , 以及从神经层面上解释在交换礼物之后的一些认知功能变化 。 研究通过使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和与社会交换相关的认知行为表现相结合的方法 , 发现了“礼物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个体的认知能力 。
推荐阅读
- 科学艺苑|对人体有何作用?,细菌很可怕?其实你体内的细菌高达3斤
- 科学星|有什么区别吗?谁的身体更健康?,早上跑步和晚上跑步的人
- 我为肌肉狂|但是跑法要科学!怎样才是科学跑步?,跑步健身好处多
- 生命科学|专家警告,年轻新冠感染者可能因慢性并发症过早死亡,CBSNews:
- 太平洋电脑网|敦促民众 “遵循科学”,福奇对新冠阴谋论作出回应
- 世界科学|成效如何?,《柳叶刀》连刊中、英两国新冠疫苗研发进展
- 新冠肺炎|什么样的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重症?科学家从免疫系统发现了一些小“信号”
- 北京日报客户端|庞星火:疫情防控期间尽量减少出行和不必要的探访
- 北京日报客户端|大连疫情形势如何?与北京疫情是否有关联?吴尊友最新解读
- 新冠病毒|一个人可以感染两次新冠病毒吗?科学家:目前来看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