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白话|急了!剑指武汉、郑州、长沙、合肥、南昌,太原用力过猛了( 二 )


再加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本土生长的科大讯飞 , 如今的合肥 , 已经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
前一个头衔 , 只有四个城市获得;后一个头衔 , 只有六个城市获得 。
反观太原 , 除了煤炭 , 基本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产业与企业 。 而太原这些年 , 也被煤炭养成了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维 , 过度依赖之下 , 失去了当年晋商的胆魄 。
最终 , 经济下滑 , 产业不振 。 如今的山西与太原 , 和东北一样 , 留不住人才 , 甚至留不住人口 , 常年处于流失状态 。
本号曾经系统性统计过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小学生人数变化情况 , 发现东北地区仅沈阳在增长 , 而山西仅太原保持着微幅上涨 。
这意味着 , 整个东北可能就只有沈阳还能有点人口竞争力 , 整个山西也只有太原略微有些人口竞争力 。
但与其他省会或者首府城市相比 , 则显得非常微弱 。
?
03
2019年 , 太原常住人口增量才4万人 。
和深圳、广州、杭州、宁波、成都、佛山等人口竞争力极强的城市根本没法比 , 即便在中部地区 , 也是垫底者 。
财经白话|急了!剑指武汉、郑州、长沙、合肥、南昌,太原用力过猛了
本文插图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正因如此 , 太原近日才有点急 , 终于出招抢夺人才了 。
近日 , 太原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致2020年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 , 拟向全国引进约200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 并呼吁三晋学子归巢 , 携手打造新时代“锦绣太原城” 。
此信一出 , 引发了网上热议 , 被骂上了热搜 。
很多山西人表示:
1、太原好高骛远 , 本就没有啥竞争力 , 还硬是要直接抢夺博士和硕士 。
2、只谈情怀 , 不谈待遇 。 工资待遇太低 , 吸引不了人才 , 更别说博士和硕士 。
3、太原一出手就想抢夺2000名博士与硕士 , 凭太原的产业 , 能否有充足、合适的岗位供这些人才发挥本领?难道招过来让他们挖煤吗?
这些质疑声 , 说的都是事实 。 本号以为 , 太原过于急躁 , 开错了方子 , 用力过猛了 。
沉疴旧疾 , 岂能用这种猛药 。
太原低迷太久了 。 在人口竞争力极度微弱的时候 , 太原当下应该做好以下四点:
第一 , 加强人才自主培养 。
这一点 , 需要太原市和山西省加大财力 , 投入到大学教育 。 整个山西就太原理工一座211大学 。 以省立名的山西大学 , 是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 , 如今却连个211的名头都没有 。
太原和山西 , 需要培育出更多的好大学 , 以便培育出更多的人才 。
第二 , 要放开落户门槛 , 留住人口或者低端人才为先 。
2017年以来 , 西安、南昌、济南、南宁、郑州等省会城市 , 基本开启了零门槛落户 。 而太原 , 还端着 。
这样只会错失这一轮人口争夺战 , 更加难以恢复 。
第三 , 走强省会路线 , 倾全省之力发展太原 。
成都如今能有此成就 , 成为新一线领军者 , 和其强省会发展模式有直接关系 。
此外 , 湖北、河南、湖南、安徽走的无一不是强省会路子 。 最近 , 广西、江西等省与自治区 , 甚至均衡发展的山东 , 也都提出了强省会发展模式 。
山西更加需要 。 强省会模式 , 看似牺牲了省内其他地级市的资源 , 但对于整个省和各城市的长远发展来看 , 这是适合很多地区发展的正确模式 。
第四 , 发展优势产业 , 这是四点中最重要的 。
在产业调整上下功夫 , 要突破官本位思维 , 走上科创驱动经济发展之路 。
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在这个时代 , 一个城市想要有些存在感 , 金融和科技 , 必须要有一个拿得出手 。
花若盛开 , 蝴蝶自来 。 有好的产业 , 能提供好的就业岗位 , 有好的工作待遇 , 还怕没有人才前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