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健康|全国高值医用耗材将推带量采购 冠脉支架成突破口( 二 )


12月6日 , 国家医疗保障局(下称国家医保局)主导的“4+7”城市药品带量采购试点开标 。 首轮带量采购中 , 最终中选25个品种 , 平均降幅52% , 最高达96% 。 面对如此高的降价幅度 , 市场反应强烈 。 开标不过两日 , A股医药板块市值应声缩水2000多亿元 。
据财新采访人员了解 , 高降幅之下 , 中标企业心态可谓五味杂陈 。 虽然有前所未见的采购数量承诺 , 但中标企业却仍然只能谨慎乐观 , 积极参与背后夹杂的更多是担忧和无奈 。
“带量采购”洗牌药业 [2018-12-17] 2018年12月第一周 , A股医药板块飞来一只“黑天鹅” 。 国家医保局主导的11城市药品带量采购预中选结果于12月6日就传出市场 , 31个品种平均降价52% , 最高降幅96% , 远超市场普遍预期30%-40%降幅 。 医药股随之闪崩 , 连续三日市值蒸发两三千亿元 , 投资机构和散户争相出逃 , 业界大呼“惨烈” 。
11城市带量采购是省级招标采购的升级版 , 此前上海已作为试点开展了三年 , 并拿出了降价50%以上的成绩单 。 在政府看来 , 打破省市壁垒的招标体系 , 可以避免之前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招标办腐败窝案频现的问题 , 更大规模的团购可以形成更强大的议价能力 , 迫使药企挤压价格泡沫和渠道成本 , 缓解医保资金紧张困局 。
“带量”是此次支付方(政府)得以向产品方(药企)大幅压价的关键 。 在以往招标采购中 , 中标并不意味着有销量 , 医院作为服务方 , 仍有“二次公关”的议价空间 , 只要医院和医生不开处方 , 药品中标结果就形同虚设 。 因此过去药价难降 , 部分原因是药企仍需预留“院内带金成本”(向医院营销的费用) 。 但在带量采购中 , 中标企业可直接和代表医院的招标办签署购销合同 , 并从医院获得医保资金30%的预付款 。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 请关注财新网 。
我们坚持并尊重原创版权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财新健康|全国高值医用耗材将推带量采购 冠脉支架成突破口】转载授权、投稿及爆料请联络财新健康管理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