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撕裂,宗教背景下伊朗的两副面孔( 二 )

传统与现代撕裂,宗教背景下伊朗的两副面孔
(距离首都德黑兰15公里的雷伊市 , 在阿舒拉节游行期间 , 两名伊朗志愿准军事部队民兵在临街的二楼窗口守望 , 拍摄这张照片五分钟后 , 摄影师第一次被捕了 。 )阿舒拉节在伊斯兰历穆哈拉姆(Moharram)月的第10天左右 , 该节是为纪念穆罕默德外孙、第三任什叶派领袖侯赛因遇难 。 伊朗人口中有89%是什叶派穆斯林 ,Nicolas用照片记录了节日当天人们当街宰羊、当街演戏还原侯赛因遇害的那一幕 。每年阿舒拉节会举行盛大的游行 , 人们升黑旗子 , 着黑色 , 一些教徒会用铁链鞭打自己的胸膛 , 表达自己同侯赛因承受一样的苦难 , 更极端的仪式是割伤自己流血 , 近些年伊朗政府号召人们用献血替代 。什叶派信徒如此看重侯赛因的牺牲是因为这被视为什叶派自我身份的确认的关键 。公元680年 , 侯赛因为拒绝承认继任的哈里发耶齐德一世 , 在卡巴拉沙漠(今伊拉克)的被耶齐德派出的三万名部队杀害 。 从此 , 被迫害、反抗、牺牲成为什叶派的集体记忆 。 侯赛因的殉难是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核心精神资源 , 它哺育了1979年的伊朗革命 , 以及“圣战”的殉道思想 。殉道者在伊朗的语言中是“证人”的意思 , 意思显然易见 , 殉道的过程见证一个人走向信仰 。 Nicolas的照片记录了死于圣战的烈士的纪念碑 , 在德黑兰地铁、高速、交通动脉的各个角落以牌匾、雕塑和巨大浅浮雕的形式出现 , 路人随处可见 。 如今 , 疫情又给国家增加了一批烈士 。 宗教意识形态与民族主义的纠缠 , 将在很长时间主导这个国家 。原创 中国新闻周刊 2020-06-20 08:56:0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