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巍之死

国产电影又添阴霾 。北京文化高管互相举报、自相残杀的戏码还没结束 , 今日(2020年6月10日)下午2点半左右 , 博纳影业集团发出讣告:副总裁黄巍在凌晨不幸逝世 , 享年52岁 。讣告中没有说明死亡原因 , 坊间诸多猜测 , 传出黄巍的突然离世 , 是在北京悠唐购物中心跳楼自杀 。 而上一个死因蹊跷的影视大佬 , 还是小马奔腾的董事长李明 , 配合警方调查期间 , 突发心梗去世 , 只有47岁 。黄巍之死
而这一次 , 官方哀悼声明的评论下 , 大家不约而同将矛头指向停滞的电影业 , “电影院再不开门 , 还有第二个黄巍 。 ”导演贾樟柯转发黄巍的逝世讣闻 , 提到四个字:行业之悲 。回想起2015年11月 , 黄巍在广州参加第三届观点商业年会时 , 被问到博纳三五年后的发展计划 , 黄巍的回答笃定:“看不清楚5年后世界怎么样 。 说5年后的事情是吹牛 。 ”时至2020年 , 一场疫情黑天鹅影响全世界 , 国内影视行业遭遇重伤 。 从1月23日歇业至今 , 国内影院停滞近140天 。最新的消息是6月5日国家电影局的通知 , 要求全国电影院的开业必须执行统一的时间安排 。 而明确的开业时间 , 官方始终没有说明 。据娱理报道 , 黄巍最后一条朋友圈发布在4月13日 , 转发中国电影协会的《观众观影意愿调研报告》 , 呼吁院线复工 。一“全国所有的影院投资公司中 , 博纳的经营效率最高 。 整个博纳系经营成果能够体现出我们对电影院的经营负责 。 ”这是2015年 , 黄巍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时的原话 。 在影院管理上 , 黄巍从来自信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进程 。从2004年入行以来 , 黄巍搭上国产影院飞速发展的顺风车 , 事业顺遂 。 数据显示 , 2004年内地影院1125家 , 银幕2360块 , 票房15亿 , 到2019年内地影院12408级 , 银幕数达到69787块 , 影院数、银幕总数都是全球第一 , 总票房将近650亿 。黄巍之死
黄巍的行业地位则日益鼎盛 , 在业内被尊称为 “老黄”、“影院第一人” 。 经他参与投资、管理的影院多达百家 , 官方身份则是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影院分会副会长 。他有光鲜的职场履历——毕业于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 , 入行企业就是老牌电影院线星美 , 一路做到星美影院投资董事长兼总经理 。 尔后带着博纳院线从头出发 , 到2015年 , 博纳影院一跃成为全国所有影院投资公司中单座单日产出的第一名 。入职博纳11年来 , 黄巍一直是于冬的左右手 。 博纳是民营影视集团 , 制作、发行、院线体 , 纯粹从市场成长 。黄巍曾毫不讳言:博纳影院非常有效的承接了整个电影公司的基因 。 而这次黄巍的治丧委员会名单上 , 组长正是博纳董事长于冬 。落地到工作实处 , 黄巍对整个影院行业也有不少的影响 。他一以贯之的标准是:影院经营唯一的服务目标是观众 , “服务、经营策略、影院建设要实打实地服务观众” 。国产影院遭优爱腾轰击的2015年 , 黄巍认为这是好事 , “互联网的发展倒逼了我们的商业用互联网的方法、互联网的思维去改造以前我们太传统的 , 或者日子过得太舒服的生活方式 。 ”到2016年李安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掀开电影技术变革 , 国内的唯一承载方是博纳 。黄巍之死
哪怕放映影片需要设备全换 , 改建影厅 , 铁定赔本 , 黄巍摆明立场支持李安:“电影院在这么多次数字消费革命都没有被观众抛弃 , 不只是好内容 , 不断加强技术进步 , 能把观众留在银幕前面 。 ”他拥趸商业影院 , 同时支持个性化影院发展 , 2017年中国点播影院发展论坛上 , 黄巍亲自站台 , 乐观表示:点播影院会跟商业影院一样 , 发展速度超乎想象 。二此次黄巍猝然离世的背后 , 不只是博纳的重伤 , 更折射出整个电影行业的困境 。疫情之前的2019年 , 1884家影视公司消失 , 影视行业的上市公司市值平均下跌72% , 资本大撤退 。哪怕博纳拿出三部献礼片《烈火英雄》、《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 , 包揽近80亿票房 。 年底的娱乐行业CEIS峰会上 , 于冬坦率发声:现在蛋糕就这么大 , 我们只能谈如何在一块蛋糕上分的更多 。 他还说 , 之前从不看剧本 , 跟导演吃个饭就决定投资 , 现在一定要看剧本 , 要有商业思维 。到2020年 , 因疫情影响 , 上游影视制作停滞 , 下游影院关门歇业 。 于冬在3月底的中国电影家协会的“电影行业应对疫情影响”专题会议上透露 , 一部主旋律献礼片《冰雪长津湖》被迫停拍 , 损失超过1.5亿 。一份截止日期在4月底的数据显示 , 仅在2020年 , 全国5328家影视公司注销 , 是2019年全年注销或吊销数量的1.78倍 。影院票房则是颗粒无收 。 4月29日 , 国家电影局公布数据 , 全国电影院暂停营业 , 制片和宣发基本停滞 , 全年票房损失将超过300亿元 。时至今日 , 影院停摆140天 , 影院一线近100万从业者在忐忑等待不明朗的复工消息 。一名山东某私人影院从业者告诉字母榜 , 按照公司要求 , 每周去影院打扫卫生 , 听说7月份会复工 , 而她从1月开始 , 半年时间没能拿到薪资 , “已经举步维艰 。 ”在贵州某连锁影院工作了7年的李樯更难受 。 从3月份开始 , 他每月只能领到1000块基本工资 , 30岁的年纪不得不向父母借钱生活 。 “出去找过工作 , 一直找不到合适的 。 ”这群从业者的心情也经历了几次过山车 。 3月26日 , 上海电影发行协会前脚刚宣布:28日205家影院第一批复市 。 让整个行业看到曙光 。 第二天就迎来国家电影局通知:所有影院暂不复业 , 已复业的影院立即暂停 。到5月初 , 国务院发出通知 , 声称会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影剧院 。 再到6月5日 , 国家电影局发出一则基本没用的通知:全国电影院的开业必须执行统一的时间安排 。“7月再不复工 , 我只能离开这个行业了 。 ”李樯说 。 而根据中国电影家协会在5月底发布的《电影院生存状况调研报告》显示 , 半数影院认为 , 要达到疫情前的观影状态 , 至少需要3—6个月 , 37%的影院认为需半年以上时间 。行业的不景气 , 放在个人头上 , 都是一座山 。把镜头摇回到2015年3月 , 黄巍以商业地产人物接受赢商网的专访 , 他笑着感慨 , 自己是老同志了 , 身边好多同事都已经养老 。他特地提到:一路摸爬滚打走到今天 ,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很满意 。 来源:钛媒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