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罗佩|从“大刑伺候”走向“福尔摩斯”,中国的侦探小说可以这么猎奇!( 七 )


高罗佩|从“大刑伺候”走向“福尔摩斯”,中国的侦探小说可以这么猎奇!
本文插图

其实它的设计很巧妙 , 一方面利用了汉字这种错落有致的形状来制造出一种亭台楼阁的效果 。 另一方面 , 想一想它被点燃的时候 , 又是烟雾缭绕 , 又是香味弥漫 , 就有一种虚空楼阁的意境 。
最后 , 如果我们再配合这个故事 , 一个年老的官员为何会设计这样一个迷宫呢?也许是他回想自己的一生 , 那些功名利禄也宛如虚空楼阁罢了 。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 , 高罗佩并不是随机地选择中国古代的文化素材 , 而是精心设计的 。
高罗佩的狄仁杰探案系列写成了以后 , 在西方世界非常成功 ,据说阿加莎·克里斯蒂看完《迷宫案》后称赞这本书充满了少见的魅力与新鲜感 。 因此这一系列多次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 , 而且当时都是外国人主演的 。 有一版电影至今还可以在网络上看到 ,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搜一搜 。
高罗佩|从“大刑伺候”走向“福尔摩斯”,中国的侦探小说可以这么猎奇!
本文插图

▲ 由外国人饰演的狄仁杰
高罗佩所著的狄仁杰探案系列也被翻译成多国语言 , 而且在欧美有大量的同人小说 , 至今还有很多专门介绍这个作品的网站 。
高罗佩|从“大刑伺候”走向“福尔摩斯”,中国的侦探小说可以这么猎奇!
本文插图

▲ 各种版本的《迷宫案》
八十年代的时候 , 高罗佩的狄仁杰侦探系列终于被翻译回了中文 , 而且翻译家也是两个外交官 , 陈来元和胡明 。 他们翻译的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在选择语言的时候 , 用了像《水浒传》中似的 , 中国传统小说里面常用的宋元白话 , 加入了一些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固定习语 。 比如形容恶霸就叫作“豹头环眼” , 宝剑就是“削铁如泥”等等 。
这种翻译风格 , 使得中国观众读起来没有任何文化障碍 , 反而以为狄仁杰侦探系列故事在古代的小说里面早就有了 。 但其实这是一个错觉 , 狄仁杰的侦探故事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现代的发明 。
我刚才提到五六十年代时 , 高罗佩很希望他写这样的小说会激励更多的中日读者也创作类似的作品 , 但是当时并没有人响应 。 然而到了当代 , 这种复古类的侦探小说反而成为了一种潮流 。
比如说刚刚去世的日籍华裔作家陈舜臣 , 他写过两部发生在唐代的侦探故事 , 其中一部《方壶园》以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作为破案的线索 。 再比如近期比较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 , 马伯庸的同名著作 , 也是用了长安城的古地图作为参考 。 再比如冶文彪写了七部的《清明上河图密码》 , 基本上他给清明上河图这幅画里所有的人都编了一个故事 , 从古画中寻找到了写作灵感 。
由此可见 , 从晚清时期的作家到高罗佩 , 把中国古代的一些素材、文化知识、公案小说等等 , 和西方侦探小说相结合来写类似的作品 , 看来还是非常有潜力的 。 在座的各位如果对写侦探小说有兴趣 , 也不妨可以从这个方向考虑考虑 。
我今天的演讲到此为止 , 谢谢大家 。
-End-
本文转载自:一席
合作请加微信:
emily_wangwei(王薇)
大师身边宜聆教
未名湖畔好读书
点击「在看」给小编加个鸡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