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角铺村|「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手拉手迈向小康路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手拉手迈向小康路
点蓝色字关注 “乌兰察布日报”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 , 也是全面小康的题中之义 。 如今的广大农牧区 , 在以自身思想、行为助推文明建设的实践中 , 志愿服务者队伍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 。 近年来 , 卓资县复兴乡拐角铺村持续壮大志愿服务者队伍 , 从20多人到60多人、从自娱自乐到服务邻里、从愉悦身心到温暖他人 , 他们在同心传递正能量、携手播撒“互助种”的过程中 , 与乡亲们——
手拉手迈向小康路
盛夏时节 , 卓资县山野着绿 , 花草芳菲 。
行进在乡村公路上 , 生机满目 , 馨香沁心 。
7月1日 , 采访人员驱车前往卓资县复兴乡采访 。 一踏进该乡拐角铺村文化大院 , 耳熟能详的二人台《卖菜》曲调便从文化大院活动室传了出来 。
走进活动室 , 景象更热闹 。 由拐角铺村志愿服务队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活动正在进行 。
拐角铺村|「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手拉手迈向小康路
本文插图

从最初的秧歌队变成志愿服务队 , 名称变了 , 可他们那颗服务村民、帮助邻里的初心却从没有改变 。本报首席采访人员 常晓萍/摄
表演区:“演员”身着戏服 , 倾情入戏 。 唱腔有板有眼 , 招式煞是专业 。
伴奏区:洋琴、二胡、手风琴配合默契;锣、鼓、镲你呼我应 。
凝神细听唱词 , 已是焕然一新:
“阳婆婆出来照山红 , 担起个菜担出了门 。 今天路途不算远 , 我打算再去趟幸福院 。 幸福院的老人我牵挂 , 加快脚步我送菜忙……”
拐角铺村|「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手拉手迈向小康路
本文插图

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开心跳起广场舞 。 本报首席采访人员 常晓萍/摄
新编的唱词 , 颂扬的是精准扶贫政策 , 倡导的是友爱互助风尚 , 传递的是携手奔小康信心 。
采访后得知 , 这样的演出 , 在文化大院活动室隔三差五就有一场 。
拐角铺村|「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手拉手迈向小康路
本文插图

唱上一段自编的家乡小戏 , 开心自己 , 娱乐村民 。 本报首席采访人员 常晓萍/摄
现场 , 81岁的陈三娃二胡拉得悠扬 , 72岁的高凤英扇子舞得娴熟 。 表演间隙 , 夫妇俩和采访人员聊起志愿服务队的事儿 , 满心赞许 。
有着50年党龄、曾做了30年电影放映员的陈三娃告诉采访人员:“志愿服务队成立前 , 我们没事儿做 , 整天不是打扑克就是扯闲话 。 打扑克输钱 , 扯闲话弄得邻里不和 。 志愿服务队成立后 , 我们有了一天比一天壮大的温暖大家庭 。 队员们一起唱歌、演戏、扭秧歌 , 还结伴儿帮孤寡老人擦玻璃、洗衣裳 , 不仅锻炼了身体 , 还敞亮了心情……”老伴儿高凤英抢过话头补充:“关键是现在志愿服务队每个队员 , 心往一处想 , 正共同使劲儿传递‘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 ”
热爱生活 , 积极向上——这是文明社会的底色 , 这更是我们奔向小康的模样!
2017年春 , 复兴乡拐角铺村志愿服务队的前身——复兴乡拐角铺村秧歌队正式成立 。
拐角铺村支书金改枝告诉采访人员:“当年成立秧歌队的初衷 , 只是想把大家从‘牌桌上’‘闲扯中’吸引过来 , 扭扭秧歌 , 锻炼锻炼身体 。 后来 , 随着精准脱贫工作全面铺开 , 拐角铺村的脱贫攻坚任务越来越艰巨 , 105户、242人必须按时摘帽 。 面对这块‘硬骨头’ , 拐角铺村秧歌队没有袖手旁观 , 在村‘两委’班子的引导下 , 扩充人员、充实活动内容 , 并改名为拐角铺村志愿服务队 。 ”
从秧歌队“变身”志愿服务队 , 变的不仅仅是名称 , 更有建队的初衷与活动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