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哥养成记|人都会死吗?”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妈妈( 二 )
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 , 是多少个悲痛欲绝的家庭 。 而这些令人痛心的事实 , 也不得不让父母们思考该以怎样的方式为孩子上好“死亡教育”这一课 。
父母该怎样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谈“死亡”?
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无法预知 , 但唯一知道的就是死亡 。
所以 , 面对这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的不同 , 有方法地跟孩子谈谈“死亡教育” 。
文章图片
【JO哥养成记|人都会死吗?”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妈妈】匈牙利心理学家玛利亚耐基早在1948年就通过调查发现 , 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对死亡的认知是不同的 , 每个年龄段有其各自的特点和规律 。
程少波在《实施“死亡教育”的必要性、年龄阶段和途径》中提到:把“死亡教育”的年限放在幼儿期最合适 , 具体教育年龄则取决于良好教育机会的出现 。 它是一种终身教育 , 是生活中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
文章图片
儿童心理学家M.Nagy研究发现 , 3~10岁的孩子对死亡的认知 , 存在3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死亡只是短暂的分离 , 死去的东西还会回来 。
第二阶段:认为有些人 , 比如英雄、幸运的人 , 是不会死的 。
第三阶段:认为死亡不可避免 , 它是生命中必然的过程 。
那么 ,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 该如何开展死亡教育?
文章图片
/0-5岁:在孩子可接受的范围内谈论死亡 , 避免产生分离焦虑与恐惧/
在开展死亡教育之前 , 首先要了解孩子目前对死亡的认知状况 。
一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 很少会问到死亡相关的问题 , 在他们的认知中 , 无法分别死亡与分离的区别 , 只知道“消失” 。 即使有了一定的概念也只是认为死亡是一个短暂的睡眠过程 , 自己与死去的人是暂时分开 。
引导方法:
这个阶段的孩子一般都会有分离焦虑 , 但是很难理解分离和死亡的区别 , 家长可以用具象化的事情来描述死亡 , 比如小动物无法呼吸了 , 亲人不能吃饭不能走路了等等 。
同时家长也要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安全感 , 保持原有的日常作息 , 降低孩子的焦虑和恐惧 。
文章图片
不要可以避讳 , 让孩子感受到禁忌感 , 从而加深恐惧 。 可以用“死”这个字 , 可以实话实说 , 真实表达自己的情绪 , 让孩子知道 , 因死亡、去世而悲伤是一件正常的事 。
/5-9岁:和“生命教育”联系起来 , 培养安全意识/
5岁左右的孩子 , 已经能够较好地理解死亡的终结和不可逆性了 , 能够认识到死去的人不能再说话 , 但是某个人的死是可避免的 。 在他们看来 , 别人会死而“我”及与“我”亲近的人不会死 , 会认为死亡只是个别事件 , 并不是普遍存在的 。
文章图片
引导方法: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如果开始关注死亡 , 父母可以借助绘本以委婉的方式告诉孩子生命存在和死亡的意义 。
在这里推荐两本绘本 , 《爷爷变成了幽灵》和《獾的礼物》 。
文章图片
《爷爷变成了幽灵》里小男孩的爷爷去世了 , 但因为还有件事情没有完成就变成幽灵四处游荡 。 为了帮爷爷想起那件重要的事情 , 艾斯本和爷爷一起回忆曾经的快乐时光 。 最后爷爷发现 , 原来是忘了和艾斯本告别 , 他说完再见便安静的消失了 。
推荐阅读
- 名校家长课堂|关系孩子未来一生,优秀父母谨记:一定要让孩子养成5个习惯
- 知事山鹰|孩子这两条规矩从小就要养成,否则你就是害了他,做父母的要知道
- 孕育乖宝宝|每个人都该看看,“我们从哪里来”?带你了解顺产全过程
- 雪莉妈妈|其实内心有多么的委屈,家长不知,人人都喜欢的“乖孩子”
- 蘑菇老师谈育儿|让宝宝有个好看的娘,“睡妈”是怎样养成的?学会这4招
- 贝贝豆育儿课堂|容易将孩子养成窝囊废,少说为妙,没本事的父母常和孩子说三句话
- 敏敏育儿|让孩子养成3种能力,比上幼小衔接更重要,上小学前
- 小璐妈妈育儿|孩子也不会有多大的胸怀,孩子的性格养成:家长斤斤计较
- 荀冬玲聊育儿|该如何养成呢?教给家长3点小妙招,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
- Ainee妈咪|很多人都理解错了,为啥孕妇的肚脐“有凸有凹”?主要原因有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