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旅游的哆啦TB|想在一大碗漂着冰碴儿的冷面里打哆嗦,好热啊

天气炎热 , 食欲不佳 。 这是夏天第一大烦心事 。
躲在空调房里 , 就着一瓣蒜来上一盘老北京麻酱凉面 , 趁着刚过完水的凉气 , “呲溜呲溜”地嗦上几口 , 立马抖落浑身的燥热 。
同一时间同一纬度 , 内蒙古巴彦淖尔一家路边餐馆里 , 一屉酿皮正在成形;平壤的玉流馆冷面馆里 , 一碗带着冰碴儿的朝鲜冷面被端上餐桌;日本秋田县 , 一箱稻庭乌冬刚刚装车 , 十个小时之后将作为一盘冷面出现在东京人的餐桌上 。
这些夏季面食如同巧合一起出现在了北纬40°这个神奇的纬度上 。 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
北纬40°肥沃的平原 , 北温带温和的气候为谷物的野蛮生长提供条件 , 当地的人们利用捶打、揉搓、发酵、切割、水煮的方式 , 终于将这些谷物驯化成了千姿百态的面食 。 面条 , 是这个面食俱乐部的元老成员 。
爱旅游的哆啦TB|想在一大碗漂着冰碴儿的冷面里打哆嗦,好热啊
文章图片
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 , 是面条最原始的状态 。 可到了夏季 , 食欲消减的人们面对一碗热汤面实在是“无福消受” 。 即使这样 , 他们还是想爽快地来上一碗面条 。 终于在这种执念之下 , 汤面进化成了“冷淘”——也就是过水凉面的雏形 。
爱旅游的哆啦TB|想在一大碗漂着冰碴儿的冷面里打哆嗦,好热啊
文章图片
之后的近千年 , 这种适于夏季食用的面条随着人口和文化的迁移浪潮在北纬40°这片区域搬了好几次家 , 在不同地区人的手中一次又一次进化成了新形态 。
1
【爱旅游的哆啦TB|想在一大碗漂着冰碴儿的冷面里打哆嗦,好热啊】朝鲜荞麦冷面
39°N , 125°E
说到夏天里的寒冷 , 最先让我打起哆嗦的就是那一大碗漂着冰碴儿冒着寒气的朝鲜荞麦冷面 。
爱旅游的哆啦TB|想在一大碗漂着冰碴儿的冷面里打哆嗦,好热啊
文章图片
△一大碗带着冰碴儿的冷面 , 让人看着都一哆嗦
荞麦本是中国国籍 , 只因唐朝那会儿的国际交流 , 荞麦就这么和“冷淘”的制作方法一起上了船 , 来到了朝鲜半岛 。 当地的人们最初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 从未料到荞麦冷面有朝一日会成为风靡整个东亚的美食 。
19世纪的《东国岁时记》里第一次道出了一碗朝鲜冷面的基本配置:“用荞麦面沈菁菹(萝卜泡菜)、菘菹(白菜泡菜)和猪肉名曰冷面 , 又和杂菜、梨、栗、牛猪切肉、油酱于面名曰古董面 。 ”也是从此开始 , 冷面中的各个食材成为了彼此的“命中注定” 。
一碗朝鲜冷面端上桌 , 要是第一眼看到了碗里清澈的牛肉汤 , 闻上去还有着清新的果香 , 这冷面就好吃了一半 。
吃之前最好先喝上一大口面汤 , 爽口的冷汤混着一口冰碴儿 , 不禁让人食指大动 , 也让肠胃事先有个准备 。
爱旅游的哆啦TB|想在一大碗漂着冰碴儿的冷面里打哆嗦,好热啊
文章图片
作为“国家代表选手” , 如果让外宾吃下一碗冷面后闹了肚子那可就麻烦了 。 朝鲜人对此有着中正平和之计:不仅在面中加入了辣酱和泡菜来驱逐寒意 , 就连面上那半个鸡蛋也是一种保护措施 。 吃面时先吃下那半个鸡蛋 , 蛋黄会在胃里形成保护层 , 避免胃黏膜受到寒气的伤害 。
爱旅游的哆啦TB|想在一大碗漂着冰碴儿的冷面里打哆嗦,好热啊
文章图片
所以说 , 你就放心大胆地捧着碗吃吧 , 吃完再来上一大口面汤 , 前呼后应 , 岂不快哉 。
2
内蒙古巴盟酿皮
40.3°N , 107.6°E
基本上每个北方孩子都吃过酿皮 。 一到夏天晚上 , 要是没什么食欲 , 就跑去楼下小卖部旁的副食店 , 点一份酿皮 。
老板熟练地在不锈钢小盆上套上一个食品袋 , 放料、拌匀、摘袋一气呵成 。 小孩儿提溜着一袋酿皮回家 , 直接套在碗上 , 吃完也不用洗碗 , 省事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