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商超者得天下,所以达达集团上市了

创业六年 , 达达集团(达达快送+京东到家 , 简称达达)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少的对标公司 。 在物流圈 , 它曾经被用来和点我达对标;早年达达做外卖的时候 , 也不乏对标者;而在O2O的赛道上 , 可作对标的公司名单曾经有一大串 。 但是当6月5日 , 达达集团实现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时 , 却没有了直接对标者 。舆论称 , 这是即时零售第一股 。 这个概念没有把美团和饿了么算在其中 。 上市的美团点评并非只有餐饮外卖 , 还有酒旅等其他业务 。 看似红火的餐饮外卖 , 也确实不是达达集团的菜 。 达达集团下的京东到家 , 主要客户是像沃尔玛、永辉这样的零售商 。虽然中概股在2020年流年不利 , 但是这并不影响达达的IPO进程 。 此次上市过程 , 采用了中概股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云上市”方式 , 达达集团创始团队和员工代表、合作伙伴代表通过大屏幕 , 收到了两位纳斯达克高层越洋发来的视频祝贺 。 没有敲钟仪式 , 但是现场达达员工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 , 让这场“云上市”的热闹程度丝毫未受影响 。达达集团在此时成功上市 , 或许出乎了外界的意料 。 首先达达有“中概股”的标签;其次 , 其招股说明书显示 , 至今达达还走在扭亏为盈的道路上 。更重要的是 , 所谓的即时零售 , 在全球零售市场也是个新鲜事物 。 如果单单从服务实体零售商的角度 , 可以说 , 这是一家“没有参照系”的上市公司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 , 达达还被贴上了京东系的标签 。 很多媒体也指出 , 来自京东的收入占到了达达集团收入的一半 。 但是本质上 , 达达集团上市 , 和这两年京东到家业务的迅速发展分不开 。 恰恰是线下实体零售的数字化改造和全渠道发展 , 使得京东到家业务的价值才凸显出来 。简单说 , 这是一家线下零售基因和物流基因远远大于电商基因的公司 , 正因为它花六年时间精力做了很多实体零售业的脏活累活 , 用“零售+物流”的方式打造了一个能够同时连接B端商超企业和C端消费者的平台 , 才成功上市 。得商超者得天下,所以达达集团上市了
达达+京东到家的模式需要与超市卖场深度协同达达集团是“新零售”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 自2017年起 , 阿里提出的“新零售”思潮(狭义的新零售)开始广泛影响到整个线下实体零售行业 。 到了2018年底 , 对于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狭义“新零售”反思声音越来越多 , 很多零售人甚至提出 , 零售没有新旧之分 ,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 , 被贴上“京东系”标签的达达集团 , 却成为了广义的新零售(指一切对传统零售进行数字化互联网化改造的尝试)的最大受益者 。这并非造化弄人 , 而是趋势使然 。 O2O早已是往事不要再提 , 但是达达在即时零售领域杀出了华山一条路 。 这条路不同于餐饮外卖 , 有其自身的逻辑 , 可以被视作一条新的赛道 。“即时配送是一个基础设施 , 本身是一个效率不断提升、服务不断提升的过程 。 但在这个基础设施之上会延伸出非常多的生意的可能性 。 ”达达集团创始人、CEO蒯佳祺(上市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对虎嗅表示 。从门外汉到座上宾蒯佳祺是上海人 , 80后 。 在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流工程硕士学位后 , 就职于麦肯锡 , 服务物流客户;后在硅谷甲骨文担任产品经理 , 主做供应链产品 。 说他是物流专家并不为过 。从物流的角度 , 他按照配送时效把发展了20年的中国电商分为三种:1 远距电商 , 可以理解为一仓发全国模式 , 履约距离超过一千公里 , 时效在数日或者更久以上 。2 近距电商 , 可以理解为分布式电商 , 履约距离在几百公里 , 时效可以做到次日达甚至当日达 。3 微距电商 , 可以理解为同城电商 , 履约距离以公里数计算 , 时效以小时为单位计算 。而今天所说的即时零售 , 其实也是微距电商的产物 。2014年 , 蒯佳祺开启互联网平台创业 , 选中了同城即时配送领域 , 创立达达 , 正赶上了外卖行业爆发的风口 。 在2017年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 蒯佳祺都是线下零售业的“门外汉” 。 这里说的“门外汉” , 不仅指达达集团的前身最早其实是一家物流公司 , 蒯佳祺是从物流领域跨界而来的物流专家 。 更重要的是 , 当他一开始去和商超谈合作的时候 , 也曾经被“拒之门外” 。 当时的主流零售业不理解他的想法 。得商超者得天下,所以达达集团上市了
蒯佳祺是物流行业科班出身蒯佳祺把达达集团的发展分为两大阶段 , 2016年以前 , 主要是发展以众包模式为核心的达达配送业务;2016年4月15日 , 达达与京东旗下的O2O电商平台京东到家合并 。 京东以京东到家的资产、京东集团的业务资源及2亿美元现金 , 成为新达达的单一最大股东 。 蒯佳祺出任新达达CEO , 独立运营合并后的公司 。 合并后的新达达获得了来自京东、沃尔玛、永辉超市等关联方大量订单 。 2016年以后 , 蒯佳祺开始发现线下实体零售市场存在巨大的数字化改造机会 , 以及线上配送履约业务增长的趋势 , 为线下商超等实体业态做全渠道解决方案的京东到家业务开始发力 。一开始 , 或许没有人会想到这种“替超市跑腿”的业务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 业内的这种认知 , 和第一轮O2O的铩羽而归有关 。不过 , 京东到家模式和始于2015年的第一轮O2O模式有几个不同点:第一 , 传统的O2O ,很多都是从服务(家政等)而不是商品切入;第二 , 那一轮的O2O , 参与的主体多是小店业态 , 比如夫妻老婆店 , 包括京东自己也和连锁便利店合作过 。 而线下零售市场占比最大的商超阵营 , 则是看客 。第三 , 配送运力很多人都是自营 , 难以迅速扩大覆盖区域和配送能力 。从模式设计的角度 , 蒯佳祺一开始就把这三点全颠覆了 。 第一 , 做商品而不是单纯的上门服务;第二 , 从最难搞的大超市和龙头品牌入手;第三配送运力是众包模式 。不过即使如此 , 那时的消费者也对即时配送知之甚少 。 即使是美团和饿了么(还有百度外卖)联手教育市场数年 , 普通消费者的概念里 , 一小时之内的时效配送 , 仍旧是送餐 。 可能在一线城市 , 部分消费者还接触了刚刚冒头的前置仓业态 。看到这个趋势的 , 其实并非只有蒯佳祺 。 另一位物流人——前京东物流总监侯毅 , 在阿里巴巴张勇和上百杯咖啡的鼓励下 , 确立了盒马鲜生的模式 , 其主打的30分钟无门槛送货上门 , 一度成为新零售的标签 。两位资深物流人 , 不约而同的走向了同一个方向 。 有几分巧合、但又是历史的必然 。 随着消费升级的进行 , 中国的一二线城市消费者 , 早已将服务体验和商品品质看作是同样重要的考量因素 。于是 , 越来越多像永辉、沃尔玛这样的实体零售商开始参与其中 , 加上每日优鲜等前置仓企业 , 大家开始接棒外卖公司 , 一起教育即时配送市场 ,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意识到 , 原来超市采买也可以配送上门 , 当然时效有时候需要放宽到两个小时以内 。到了2018年 , 蒯佳祺在参加CCFA大会的时候就发现 , 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在谈论O2O、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事情 。 会上会下的议题不少与此有关 。 到了2019年 , “主流零售商没有任何一个CEO会告诉你O2O不要做 。 也没有任何一个人 , 会不把O2O放在公司前三优先级的战略事项里 。 这是一个大势所趋 。 ”蒯佳祺对虎嗅表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