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的崛起史,就是百度的中衰史( 二 )
(确认有百度任职经历的字节跳动高管及业务骨干)百度的员工为什么纷纷选择加入字节跳动?首先 ,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 百度的战略地位衰落、新业务发展较慢 , 一些员工当然会另求出路;字节跳动是由技术人员创立的公司 , 带着浓厚的“极客文化” , 对研发人员具备独特的吸引力 。 其次 , 字节跳动成立晚、崛起快 , 没有“大公司病” , 组织结构扁平 , 具备广阔的空间 , 正适合年轻人闯荡 。 再次 , 字节跳动给予员工的待遇很慷慨(至少在2018年以前是如此) , 竞争对手都承认“从字节跳动挖人极其困难” 。你可能会不理解:为什么百度的员工来到字节跳动之后 , 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大的事业?因为 , 百度一直是个“矛盾的公司”:一边是严谨的技术人员 , 一边是激进的销售人员;它没有取得平衡 , 而是反复摇摆 , 有时候由技术说了算 , 有时候由销售说了算 。 而且 , 百度缺乏一块重要拼图 , 那就是对“用户体验”的感知 , 导致技术优势永远无法转化为优质产品 。 在字节跳动 , 上述问题至少目前不存在 。 以张一鸣为首的年轻、精力充沛的创始团队 , 对业务的掌控能力也远胜于李彦宏 。字节跳动与百度的相似之处 , 可以从人员结构上窥见一斑 。 2018年底 , 根据年报 , 百度拥有约4.2万员工 , 其中51%是研究与开发人员 , 32%是市场与销售人员 。 字节跳动没有公布员工详情 , 但是我们估计总数也在4万人左右 。 从官方网站和第三方招聘网站的招聘启事和求职信息 , 我们可以合理地估计:字节跳动的研发人员占比约50% , 市场与销售人员占比约40% 。 两家公司的人员结构如出一辙 。
(左图为百度员工结构 , 右图为字节跳动员工结构)在PC时代 , 百度依靠搜索业务的高壁垒、不可替代性 , 建立了庞大的流量基础和广告主体系 。 但是 , 在移动时代 , 搜索业务逐渐被边缘化 , 百度没有及时拿出应对措施 。 反而是字节跳动清醒地意识到:“信息分发”这门生意没有衰落 , 只是实现方式从“搜索”转向了“基于算法的信息流” 。 要命的是 , 在今日头条崛起初期 , 并没有直接吃掉百度的基本盘 , 只是吃掉了增量市场 , 结果百度的应对非常迟缓 , “温水煮青蛙” 。最迟到2016年 , 情况已经很明显:今日头条成为了超级App , 它的用户基数还比不上百度 , 但是用户黏性有过之;百度甚至不算一个真正的超级App , 只是用户偶尔访问的“中转站” 。 2013-16年 , 出现了很多信息流媒体App , 但是今日头条对手机百度的冲击最大 , 因为它们的目标用户极其相似:都是男性占多数 , 都是以二线以下城市为主 , 平均年龄都不小(30岁以上) 。 在广告主类型上 , 两者的重叠度也越来越高!2016年下半年 , 百度决定对移动App进行全面改造 , 其核心就是“学习今日头条”:信息流成为重中之重 , 搜索反而退居次要位置;产品定位从“百度一下 , 你就知道”变成了“有事搜一搜 , 没事看一看”;在信息流构成当中 , 视频所占比例不断提升 。 对比一下现在的百度和今日头条App , 除了配色不同 , 你简直分不清谁是谁 。 差不多同时 , 百度又推出了好看视频 , 以对标“头条系短视频三剑客”——火山、西瓜、抖音 。
(左为今日头条App , 右为百度App , 你分得清吗?)百度“向字节跳动学习”的一系列举措 , 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17-18年 , 手机百度的用户基数和时长大幅上升 , 广告收入维持增长 。 随着O2O业务的剥离 , 百度似乎终于要聚焦于核心业务——信息分发 , 它仍有能力与字节跳动一战 。 然而 , 陆奇的卸任、管理层的动荡 , 促使中层骨干持续流失;很多老用户并不赞成手机百度转型信息流 , 用户黏性无法进一步提升;百度对用户体验的掌控仍然较弱 , 也就不可能开发出新的杀手级App 。 在2019年的春节红包大战效果平平之后 , 形势很明显:“旧百度”很难战胜“新百度” , 还是只能以防御为主 。 现在 , 字节跳动的“官方”变成了腾讯乃至FB , 但是它对百度的蚕食仍然没有结束 。
推荐阅读
- 大英帝国为什么衰落,德国为什么崛起?
- 遂川县融媒体中心|遂川要崛起了!将打造成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核心县
- 美国开始全力遏制中国崛起,金灿荣:中国有四大优势
- 姐姐流年笑掷,柳家二代崛起遇挫折
- 日本在近代的崛起三部曲
- 太受欢迎字节跳动将非中国业务管理决策移至海外
- 孟晚舟未能获释: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根源是什么?
- 外媒:字节跳动去年营收170亿美元 净利润30亿美元
- 谁来帮助华为:三大赛道的崛起与困境
- 字节跳动收购百科名医网 后者已完成工商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