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阅读三苏《六国论》!

晨起 , 由于网友的一个简单的只有四个字的回帖 , 偶然想起千古名篇《阿房宫赋》 , 网上一搜 , 看到《阿房宫赋》(唐杜牧)、《六国论》(宋苏洵)、《过秦论》(汉贾谊)三大名篇的一个精华摘要版本:【阿房宫赋】:灭六国者六国也 , 非秦也;族秦者秦也 , 非天下也 。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 , 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 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 ,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六国论】:六国破灭 , 非兵不利 , 战不善 , 弊在赂秦......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并力西向 ,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 悲夫!有如此之势 ,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日削月割 , 以趋于亡 。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 其势弱于秦 ,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 苟以天下之大 ,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是又在六国下矣!【过秦论】:天下已定 , 始皇之心 , 自以为关中之固 , 金城千里 ,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然秦以区区之地 , 致万乘之势 , 序八州而朝同列 , 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 , 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身死人手 , 为天下笑者 , 何也?仁义不施 , 而攻守之势异也 。 转在某个小楼里 , 结果网友认为三大名篇存在【整体的逻辑性问题】 。 一想 , 还真是这样 。 这就是本人经常提及的马克斯韦伯的专家没有灵魂说 。 其实也是基督教反对偶像崇拜的缘由 。 【阿房宫赋】【六国论】【过秦论】这三篇已经是千古名篇 , 可是究竟而言 , 不过是偶像崇拜水平 。 【阿房宫赋】【过秦论】讲六国+一国要有仁爱 , 说错了吗?仁爱是该有的 。 【六国论】讲六国之失弊在赂秦 , 而不能合力拒秦 , 说的也并不错 。 但是【整体的逻辑性】问题 , 或者分析的系统性问题 , 就仍然严重欠缺 。 首先 , 上升不到信仰层面来谈仁爱 , 就是空谈 , 上升不到信仰层面 , 六国合力拒秦 , 也是空谈 。 更加 , 比如农耕文明 , 就算讲仁爱 , 只要多子多福理念深入人心 , 很快人口九繁殖到地力不可承担的水准 , 怎么办呢?就是只想有春夏的生发 , 不靠秋冬的肃杀 , 仍然没有系统的可持续性 。 由于网上看到的是文章片段性言语 , 继而想起搜索原文来看 , 这才知道原来三苏(苏洵苏轼苏澈)各有一篇《六国论》 , 而且篇篇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精彩 。 然而在网上的搜索中 , 看到的都是【赏析】 , 批判性阅读就一篇也没有看到 。 最有趣 , 三苏《六国论》 , 苏洵苏澈的都有白话译文和赏析 , 偏偏苏轼的那篇就既没看到白话译文也没看到赏析(指【古诗文网】 , 【个人图书馆】能见到苏轼《六国论》白话译文) 。 理由猜测这里就不说了 。 不过【古诗文网还是有一篇文章总论三苏《六国论》的 , 转引其中部分文字如下:{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 , 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 苏轼的《六国论》 , 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 , 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 。 苏轼认为 , 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 , 是久存的原因 。 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 , 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 , 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 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 , 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 , 共同抗战 , 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 。 苏洵不是就事论事 , 而是借题发挥 。 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 , 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 借古喻今 , 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 , 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 从历史情况看 , 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 。 六国的失败 , 主要是政治上保守 , 因循守旧 , 不重视改革 , 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 , 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 。 另一方面 ,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 使秦国国力大增 , 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 。 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 , 民不聊生 , 由分裂到统一 , 符合人们的愿望 。 秦国统一中国 ,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苏洵对此并非不知 , 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 , 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 , 礼天下之奇才 , 并力西向 ,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 ”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 , 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 , 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 , 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 , 要用武力 , 要抵抗 。 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 , 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 , 而卒以此亡 , 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 ”}最后这一句: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 , 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 , 而卒以此亡 , 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 ”这一段似乎高度赞赏苏洵的《六国论》 , 可是我们可以假设 , 大宋采用苏洵之策 , 就真能避免覆灭的命运吗?我看不能 。 因为苏洵看似为大宋皇帝作想 , 实际上屁股决定脑袋 , 他根本无法真的站在大宋皇帝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 最最起码 , 为什么重文抑武是大宋国策?他没想清楚这个最基本的问题 。 站在今日世界 , 博弈论成为显学的时代观点 , 苏洵《六国论》 , 其实是他讲出了战国七雄时期其余六国的【囚徒困境】 。 而苏辙文章 , 讲的是仍然是属于群体博弈论范畴 , 他文章的可以批判的毛病面在于 , 不能把六国类比为六人 。 以今日笔者观点 , 其实苏轼《六国论》是最有意味的 。 苏轼《六国论》 , 当然也可以说仍然有博弈论视角 , 但是就提出了更深刻的历史命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何对待其“士”(包括文士和武士)?虽然他并没有给出好的解决方案 。 但是至少他赤裸裸的把问题点了出来 , 这个问题至今仍有重大意义 。 这就又涉及 , 秦以后 , 中国不是封建社会问题(虽然周人封建与欧洲封建 , 在精神实质上也是大相径庭的 , 前者是宗法体系 , 后者是契约内涵) 。 当然 , 我们以这个去要求三苏(有这个高度) , 是苛责古人了 。 可是以文论文 , 批判性阅读 , 就又不能不见到这个层面 。 笔者在凯迪 , 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小的批判性阅读系列 , 涉及中华古文经典多篇 。 但是它们都处于石沉大海状态 。 三苏《六国论》 , 都不是长文 , 但进一步的批判性阅读 , 就还需要至少在转贴原文之后 。 且容后续来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