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必楚|贵族势力、怀王之死、设郡立县:聊聊“亡秦必楚”一语成谶的根源( 四 )



楚怀王剧照
其中 , “阴通间使 ,以事合从”自是指六国以“合纵之计”共同对抗秦国的事件 。 这些说辞未必全无道理 , 然而即使是秦始皇 , 却始终不愿正面提及一件事 , 那就是“怀王之死” 。
这里说的楚怀王 , 是指楚国第37位国君楚怀王熊槐 , 而非项梁所立后楚怀王熊心 。 与郭沫若经典历史剧《屈原》中侧面描绘的那个昏聩无能的楚国国君不同 , 真实历史上的楚怀王 , 曾经与屈原一道锐意改革 , 并成功覆灭越国 。
战国时期的合纵长苏秦曾言“纵合则楚王 , 横成则秦帝” , 可见楚怀王熊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昏聩之主 。
然而 , 公元前299年 , 秦楚交战 , 秦昭襄王以会盟名义邀约楚怀王于武关会面 。 “虎狼之秦”的邀约 , 如何能够接受?在这一点上 , 未听从屈原、昭睢劝告的楚怀王犯下平生最严重的一个错误 。

秦必楚|贵族势力、怀王之死、设郡立县:聊聊“亡秦必楚”一语成谶的根源
本文插图

不失刚烈的楚怀王熊槐
楚怀王被秦国扣留 , 并以性命相威胁要求其割地保命 。 而怀王虽只有中人之姿 , 却不失楚人刚毅之性格 。 从公元前299年到前296年 , 直到死前 , 楚怀王也从未在领土一事上对秦国有任何妥协 。 顷襄王三年 , 怀王卒于秦 , 秦归其丧于楚 。 楚人皆怜之 , 如悲亲戚——《史记·楚世家》
长平之战 , 白起坑杀赵国降卒 , 可以解释为“事急从权、“迫不得已” , 张仪以六里土地 , 诱骗怀王 , 用连横瓦解楚国合纵 , 是怀王不智 , 然而 , 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 , 而一国之君 , 竟会被诓骗裹挟 , 最后身死异国 。 “秦灭六国 , 皆以兵伐而取之 , 虽无道行之 , 犹自干戈相持 , 胜负已分 。 唯楚最无罪 , 独以重币诱怀王而杀之 。 其后天下亡秦 , 祸端亦起于楚之遗民 。 ”——《吕祖谦全集》
理解了这点 , 便能理解为什么在项梁举兵反秦之后 , 要立楚怀王之孙继位 , 同时仍要熊心冠以“怀王”之名 。 可以说 , 无论楚怀王在为政期间有多少过失 , 他幽禁于异国却至死不割地自保的举动 , 让楚人永远记住了怀王 , 也使“怀王”之名成为秦楚两国之间永恒的仇恨 。

秦必楚|贵族势力、怀王之死、设郡立县:聊聊“亡秦必楚”一语成谶的根源
本文插图

后楚怀王熊心(楚怀王之孙)剧照
3、秦朝改立郡县的“水土不服”:
郡县制是秦王朝有别于战国七雄的重要制度建设 , 也是其强化君主权力的重要措施 。 在秦国剿灭六国的战争中 , 对六国土地的吞并往往与郡县制的设立同步 , 这种设立 , 同样是其迅速增强国力的方式 。
但是 , 在实际的操作中 , 郡县制的设立 , 却并不十全十美 。
上文提到 , 楚国之所以未能完成吴起变法 , 其主要原因是境内贵族势力的强势 , 即所谓“大臣太重 , 封君太众” 。
而这些贵族势力 , 并不仅仅限制了楚国的改革 , 同样对秦国在楚地置郡县的活动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 (有趣的是 , 郡县制的起源 , 最早其实可以追溯到楚武王熊通所设的“县制” , 当时 , 为了管理其攻占的陈国土地 , 楚武王在占领的陈国领土建立了第一个“县” 。 )
郡县制的核心 , 是以郡县两级行政区划 , 接受中央政府节制 , 地方官员由君主直接任免 , 即所谓的流官任期制 。 在这种制度下 , 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权得以进一步增强 。
然而 , 在血缘政治依旧延续的楚地 , 想要直接设郡立县 , 并没有那么容易 。 各位贵族所拥有的采邑大小不同 , 建制不一 。 想要将之囊括仅郡县 , 几乎没有可以直接沿用的规则来套用 。

秦必楚|贵族势力、怀王之死、设郡立县:聊聊“亡秦必楚”一语成谶的根源
本文插图

即使是楚王直接统摄的辖地 , 地方行政区划同样杂乱不堪 , 既有楚国京畿之内的“州” , 也有和它规模类似 , 却分属地方的“里” , 而城市周边还有着起拱卫作用的“邑” , 这些行政区划错综复杂 , 又各不统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