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仓连连长评|珐琅彩的赏析和鉴别:深入探讨康熙珐琅彩的特点,看这篇就够了( 三 )
本文插图
绘画技法 , 图案式的花卉是以浅色凸显花瓣的轮廓 , 至花心渐深 , 并以深色的线条细致地绘饰花叶的脉络;相反的也有以深色细线精确地勾勒出花瓣和叶片形状 , 再以晕染的方式表现出整体的形状与颜色 。
写生花卉部分也采用恽寿平、蒋廷锡的没骨花卉的绘画技法;至于传统山水则具王石谷、王原祁的绘画风格 。 画风极细腻 , 色彩谐调 。
新兴的画珐琅色彩鲜艳明快 , 豪华富丽 , 深得康熙皇帝的赏识 , 凡精美之作 , 多在器物上署"康熙御制"款 。
从文献记载中可知康熙对画珐琅器的浓厚兴趣 , 他不仅命西方传教士画家和宫廷内画家为珐琅处画珐琅器 , 还从法国召来烧画珐琅的匠人为其服务 。
但所有绘画都必须符合皇帝的旨意 , 皇帝不喜欢西洋油画的风格 , 所以 , 康熙时代的画坛珐琅都保持着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 外壁画面大多以黄、蓝、红、豆绿、绛紫等色彩作地 , 再利用各种颜色的彩料以双勾技法描绘缠枝牡丹、月季、莲花等花卉图案 , 且有花无鸟 。
本文插图
也有在四个花朵中分别填写“万”、“寿”、“长”、“春”等祝寿语的 , 风格严谨华丽 。 所用彩料系从西洋进口 , 所用画稿由宫中造办处下属的如意馆提供 。
7、珐琅彩款识:
康熙时瓷胎画珐琅的款识均署在器物外底 , 大多为“康熙御制”四字双行红色或蓝色图章式堆料款 , 围以双方框 , 框线外粗内细 。
个别的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紫地珐琅彩缠枝莲纹瓶 , 外底阴刻“康熙御制”四字双行款 , 外围阴刻单线方框 。
本文插图
也有个别器物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画珐琅莲花纹菱花式盘(永乐白瓷胎) , 外底虽也署“康熙御制”四字双行红色堆料款 , 但外围的不是双方框 , 而且双线圆圈 , 圈线外粗内细 。
至于康熙朝宜兴胎画珐琅器外底所署款识 , 一般为“康熙御制”四字双行黄色堆料款 , 外围双线方框 。
个别的如台北故宫博物馆收藏的宜兴胎画珐琅四季花纹茶壶 , 外底所署黄色堆料款“康熙御制”四字作“上下左右”排列 , 外围海棠花式双线框 。
宜兴胎画珐琅用黄色珐琅料写款 , 可能是因为黄色能与褐色地形成鲜明对比的缘故 , 而若以褐色地衬托红或蓝色料款则不够鲜明醒目 。
本文插图
清康熙铜胎画珐琅彩黄地雏鸡圆盖盒
“康熙年制”和“康熙御制”落款的区别
康熙官窑瓷早期因御厂瓷器制作不理想而不落康熙款 , 直到制作达到一定水准时才开始落“年制”款 。
从现存康熙官窑瓷来看 , “年制”款是由工部在景德镇御厂制作的官窑瓷 , 基本属“部限”瓷 , 该类瓷使用范围较宽 , 包括宫内日常、观赏、赏祭用瓷等 。
而“御制”款则仅限宫内造办处制作的画珐琅(包括铜胎、玻璃胎、紫砂胎) 。
从现有存世品来对比发现 , 即使宫内造办处制作的掐丝珐琅也使用“年制”款而不落“御制”款 。
造办处制作的瓷胎画珐琅与御厂制作的官窑瓷相比 , 前者难度大、成本高、相对珍贵 。
特别是珐琅作的画珐琅属于新兴技术 , 与明朝就开始盛产的掐丝珐琅相比 , 存在一定优越感 。
因此可看出:落“御制”款器物明显在制作水准上优于“年制”款 , 使用级别也较“年制”款高(仅就康熙朝而言)
康熙时瓷胎画珐琅的款识均署在器物外底 , 大多为“康熙御制”四字双行红色或蓝色图章式堆料款 , 围以双方框 , 框线外粗内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