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魏晋南北朝服饰之“服妖”现象:男服女妆多互效,乱世变节易风度( 二 )
本文插图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乱政、饥荒遍野促使社会陷入动乱 , 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割据 , 社会动荡之势已成常态 , 传统礼乐制度“通神明 , 立人伦 , 正情性 , 节万事”的功能丧失 , 社会再次陷入“礼崩乐坏”之境 。 礼仪文化的衰落使得两汉以来的舆服制度、礼容规范难以维系 , 而求异创新则成魏晋南北朝所盛之风 , “服妖”之风渐起 。
魏晋南北朝时期 , 匈奴、鲜卑、揭、氏、羌等北方民族纷纷参与到政权建立之中 , 民族文化交流频繁 , 文化与服饰等皆出现胡汉融合之势 。 在北方各民族风俗的影响下 , 中原地区人们的用具、习俗等方面的“胡化”倾向格外明显 , 上至各政权的皇室贵族 , 下至民间百姓 , “胡化”之风盛行与服饰礼俗各方面 。 北方各民族的礼俗、服饰因素传入中原地区 , 对传统的汉族礼仪制度产生强烈冲击 , 亦为中原服饰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 促进各种“服妖”现象的发展 。 魏晋南北朝“服妖”之衣冠服饰之变
形成与乱世之中的“服妖”现象在魏晋南北朝的衣冠服饰的变化上表现尤为显著 。 先秦两汉以来 , 服饰礼仪制度完善 , 对衣冠服饰有明确的礼仪规范 , 并具有强烈的政治教化作用 。 而魏晋衣冠服饰以白色为主流 , 与传统服饰礼仪强调的“西方金色白 , 秋为杀气 , 白露为霜 , 白者丧之气也”相悖逆 。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白色的印象产生极大改变 , 不复忌讳传统观念中白色“凶丧之象”的寓意 。 魏晋士人服饰色彩皆以淡雅为主 , 白色极其受欢迎 , 尽管在喜庆场合亦是穿着白色服饰 , 甚至军队服饰中亦多以白色为主 , 仿皮弁而用缣、帛等材料制成白蛤为将士服饰 。 可以说是“礼岂为我设耶” , 与此前传统礼仪习俗完全相悖 , 旧制不复 , “服妖”之风渐盛 。
【服饰|魏晋南北朝服饰之“服妖”现象:男服女妆多互效,乱世变节易风度】
本文插图
传统“衣裳”之礼制亦是产生异变 。 自西周开始 , “上衣下裳”已成为中国古代服饰的重要定制 , 《周易》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 盖取诸乾坤 。 ”东汉末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 传统“上衣下裳”之定制发生变化 , 被维护传统旧制之人批评指责并纳入“服妖”之列 。 根据《宋史》记载:“晋兴后 , 衣服上俭下丰 , 着衣者皆厌腰盖裙 。 君衰弱 , 臣放纵 , 下掩上之象也 。 陵迟至元康末 , 妇人出裲裆 , 加乎胫之上 , 此内出外也 。 ”
自西晋永嘉之乱 , 服饰逐渐形成“上俭下丰”的形制 , 其呈现出上衣短小、下裙宽大的服饰特点 。 史学家认为衣裳之上下为古代礼仪中君臣尊卑的体现 , 衣裳之宽窄更是穿着者权势地位的象征 , 魏晋南北朝“服妖”之“上俭下丰”实际上是魏晋王权衰落的乱世之象 。
本文插图
而女子服饰中内衣外穿的“裲裆”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后宫干政之象的表现 。 古代封建社会宫闱之事为内、社稷之事为外 , 内外之别 , 杜绝女子干政 。 而自西晋皇后贾南风乱政之始 , 魏晋南北朝后宫女性干政之举颇为常见 , 是乱世之象的突出表现 , “裲裆”服饰亦被划入“服妖”的名目之中 。 衣冠服饰之异变推进“服妖”之风盛行 , 并且在服饰妆容上出现男女无别的现象 。 魏晋南北朝“服妖”之男女无别
“服妖”之风促使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服饰妆容之上 , 发生男效女 , 女仿男的异变 , 一度形成男女无别的局面 。 古代封建社会中 , 鞋子是区别男女身份的重要服饰之一 , 虽男女皆可穿着 , 却在形制上有差异 , 女子鞋履的头部为圆形 , 男子鞋履的头部为方形 。 这与古代封建礼制存在关联 , 圆头鞋履有女子顺从之意 , 男子方履则有主导之意 。 西晋太康初年 , 女子履的形制发生变化 , 最主要的特点是其头部变成与男子履相同的方形 。 史学家常常将此“服妖”之象与王朝衰落的历史现象相互联系 。
推荐阅读
- 历史太庙|魏晋南北朝时期,“夫人”的嫡庶之争
- 闲读神话|三国两晋南北朝:十年一梦
- 小木历史揭秘|魏晋南北朝的智慧,地理方面的探寻,分析关于地理的魏晋书籍
- 而知而行的历史|世家与仕: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势中衰的真相
- 小孩子|魏晋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古诗欣赏及解析 涨知识
- 楚淮文史|明清服饰:受阶层影响穿着限制严格,明朝却为何流行"服妖"文化?
- 汉人|风俗与习惯:服饰、发饰、语言,漫谈金代汉人本土文化转变的原因
- 苏覃聊历史|“让武力屈服于托加”|代表和平的服饰,罗马兴衰的见证者
- 俄罗斯女网红发布穿修女服饰跳性感舞蹈视频后遭网友威胁
- 每日经济新闻|美邦服饰: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出售完毕暨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