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移居海外的“离岸人”过得好吗?

来源:NYTtravel新视线那些移居海外的“离岸人”过得好吗?
在当今的世界环境下 , 移民、留学已经成了热门话题 。 每天都有人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而进行着跨越山海的迁徙 。在去年年底国际移民组织(IOM)发布的《世界移民报告》中可以看到 , 2019年 , 中国的移民输出量在全球排名第三 , 仅次于印度和墨西哥 。 其实早在2015年 , 中国就有接近1000万移民生活在中国以外地区 , 其中去往美国生活的就有超过200万人 。外面的世界总是看起来很美 , 只是这数目庞大的人口迁徙 , 离开故土去陌生的环境定居 , 真的就会开启生活的轻松模式吗?恐怕并不见得 。1最近读了一本小说 , 叫《离岸人》 。 讲述一个在海外生活的华人移民的故事 。故事里 , 主人公郭德明在福建的村庄中由外公抚养长大 , 直到6岁时外公去世 , 才被还未在异国站稳脚跟的母亲郭佩兰接回了美国 。毫无预兆的 , 佩兰在某一天突然消失了 。在痛苦的等待与怀疑中 , 德明最终被送给了一对美国夫妇收养 , 并且有了一个美国名字“丹尼尔” 。 虽然由白人家庭收养 , 有了看似更好更主流的生活 , 但曾经的德明、改名换姓的丹尼尔却一直生活在一种疏离感和不安全感之中 。他与周围环境、同学乃至养父母格格不入 , 总是搞砸一切:学业、友谊、亲情 , 包括他挚爱的音乐 。 潜意识里 , 他觉得自己不配得到成功 , 他摇摆不定 , 无法接受当下的自我 , 也没有勇气寻找理想的自我 。虽然小说真正讲述的是德明寻找母亲的故事 , 但实际上 , 这本书里最打动人的地方是 , 作为异乡人 , 远离故土的孤独和不适 。所有对他心理、境遇的描写都像一面镜子 , 在反复映射出作为一个华人移民 , 即使在美国的白人家庭长大 , 依然与这个国家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 , 像灾难电影里坍塌的城市 , 一栋楼的轰塌不算什么 , 还会有第二栋、第三栋 , 地表裂开 , 最终整个城市下陷被吞噬 。当代的社会环境下 , 离开熟悉的故乡 , 去外打拼已经成为非常普遍而且坚固的精神图腾 。 无论是北上广 , 还是移民 ,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走出去 , 漂洋过海 , 远赴千里之外 。每一个离家去大城市打拼的人看这本书的时候 , 心里都会有那么一块与小说里主人公心境相似的地方被撩拨起来 。 离开家乡 , 独自在外 , 无论是求学、工作、定居 , 渴望融入的城市常常在提醒自己 , “也许你不属于这里 。 ”这样的不适应和孤独感 , 就像我们独自走出深夜里灯火寂寥的写字楼 , 迎面被冷风吹得裹紧衣服;也像生活中、工作里遇到挫折和溃败 , 强忍着失落给自己加油的勇气;像某个瞬间 , 面对繁华和拥簇的人流 , 心里的惶恐、憧憬和不安;更像每一个背景离乡 , 无人诉说又磕磕碰碰熬过漆黑深夜的寂寥 。这本书的作者Lisa Ko就是一名华人移民 。虽然在美国长大 , 但父母和亚洲面孔带给她的文化印记始终无法抹去 , 让她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就像书中的德明一样 , 穷极一生都在学着如何与自己的孤独 , 和自己的身份相融洽 , 与故土远隔重洋 , 在完全陌生的文化里生活 , 他们需要面对的困境 , 要更多更难 。2在网上可以查到数据 , 最近几年 , 每年新获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永久居留权的中国人均超过15万人 。尤其是有着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拥有多元人种和文化的社会基因的美国 , 依然是最重要的移民目的地 。 自从1620年 , “五月花”号来到美洲大陆 , 登上这片土地的英国人带来了当时先进的技术 , 扎根在此 , 冥冥中就奠定了美国的移民文化 。历史上美国真正意义上最早的大规模华人移民始于1848年至1855年间加利福尼亚州的淘金热 , 之后的移民因为诸如“首次越州铁路修建”这样的大型工程而继续 。 直到1860年 , 华人就已经是加利福尼亚州最大的移民团体了 。那些移居海外的“离岸人”过得好吗?
在我国的移民浪潮中 , 除了一直存在的富人、中产精英 ,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也加入了进来 。虽然特朗普上台后 , 因为政策和世界格局的变化 , 移民的黄金时代已经接近尾声 , 门槛也越来越高 , 一直颇受中国人青睐的EB-5投资移民 , 排期的等待时间已经以十年计算了 , 甚至抽中工作签证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但是 , 这依然阻挡不了很多人心中有“世界那么大 , 我想去看看”的想法 , 还是要努力实现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可是 , 即便成功定居海外 , 因为没有经历过黑人那些种族平权的运动 , 也没有一位像马丁路德金那样的领袖站出来 , 呼吁种族平等 , 对抗“白人至上”的观念 。 因此即使已经到了如今看似尊重多元种族人权的时代里 , 亚裔移民尤其是华人 , 在美国也很难得到相应的重视 , 总会处在非常尴尬的地位 。也正因如此 , 那些远走他乡的人 , 在实际的生活中 , 大部分都和《离岸人》小说的作者及主人公一样 , 多多少少会困惑于自己的身份认同 , 以及文化价值与生活环境的相恰 。美国杜克大学就曾经长期展出过一个名叫Multitude的项目 , 这个项目选取了40个亚裔美国人的特写照片 , 每一张特写中都附上了他们的一句心里话 。“失去了我的母语让我很难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