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岳《物演通论》批判

王东岳《物演通论》批判作者:知原作为民哲的同道之人 , 笔者是十分不愿意批判他的学说的 , 而是希望看到所有民哲都和王东岳一样能够成功 , 能够被世人认可 , 这样他们的心血才不会白费 。 然而事实很可能绝大部分民哲终其一生都将默默无闻 , 他们创建的学说也不会得到认可 。但是现今受到一位王东岳哲学的信奉者的邀请 , 希望我能够指出王东岳哲学中的一些漏洞 , 并且还赠送了我王老的两本著作——《物演通论》和《知鱼之乐》 , 所以也只好发表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 正如我以前在兴华论坛上与何新先生的一些信徒辩论 , 何老所说 , 笔墨官司有胜于无 , 真理越辩越明 , 只要不上升到动刀动枪的地步就行 。王东岳《物演通论》中有两个重要概念:存在度与递弱代偿 。何谓存在度?王老给出的定义是 , “存在效价的度量概念 。 它是一个自变量 , 总体上呈衰微趋势 。 ”而关于“存在效价” , 王老又是这样定义的 , “存在的效力、存在的力度或存在物的持恒稳定状态 。 ……由于存在效价总不免于趋向于衰减 , 由此引入了“递弱”概念 。 ”何谓递弱代偿?就是越原始越简单的事物其存在度越高 , 越后衍越复杂的事物其存在度越低 , 并且存在度呈一个递减趋势 。 随着存在度的递减 , 后衍事物为了保证自身能够稳定衍存 , 就会相应地增加和发展自己续存的能力及结构属性 , 这种现象就是“代偿” 。我们知道 , 微观世界既有寿命长达十的正三十几次秒的物质 , 又有短至十的负三十几次秒的物质 。 按照王东岳对存在度、存在效价的定义——“持恒稳定状态” , 显然十的正三十几次秒的物质是存在度极高的 , 相反 , 十的负三十几次秒的物质的存在度是极低的 。这样王东岳理论的第一个破绽就出来了 , 并不是越低级的事物存在度越高 , 越高级的事物存在度越低 。 事情的真相是 , 低级事物既有存在度极高的物质 , 又有存在度极低的物质 。 高级事物同样如此 , 只是差距没那么大 。另外 , 根据王东岳的观点 , 十的负三十几秒的物质由于存在度低 , 所以更需要以代偿的方式“求存” , 以保存自己 。 然而事实是 , 更高级的事物通常是由那些较“持恒稳定”的低级事物构建的 , 因为这样更易让高级事物也“持恒稳定” 。那么低级事物构建成高级事物是王东岳所说的 , 为了“求存”而“代偿”的吗?显然不是 , 而是因为力的吸引作用 。 力的吸引让低级事物相互聚合而构建成高级事物 , 从宏观上看就是事物的“自组织”或“进化”现象 。 目前科学发现的力有四种: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电磁力和万有引力 。 强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主要作用于质子、中子及其以下层面 , 电磁力主要作用于原子、分子以及宏观世界 , 万有引力最弱 , 但作用距离更远 , 主要在宇观世界起较大作用 。因此王东岳的理论从科学上讲是不成立的 , 是胡说乱编 。王东岳的递弱代偿理论有一种熵定律与进化论相结合的味道 , 事物的总发展趋势是递弱——熵增 , 但是为了“求存”而不断“代偿”——进化 。但事实上 , 熵定律与进化论是两种不对等的理论 , 熵定律目前看来更是一种普适性定律 , 而进化论只是太阳照耀下地球表面上的生物学原理 。 即 , 太阳不断的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负熵——能量 , 从而让地球上的生命呈现负熵运动——进化 , 但从更大的层面——太阳系来看 , 依然是熵增的 。与熵定律相对等的是我前面说的四种力的作用 , 尤其是万有引力这种长距力 。 熵定律是没有考虑物质之间相互吸引的因素的定律 , 如果考虑这个因素 , 宇宙总的是熵增还是熵减 , 或是达成一种平衡还难说 。 比如宇宙大爆炸理论 , 如果暗物质、暗能量达到一定程度 , 物质之间的引力会逆转大爆炸的趋势的 。王东岳的理论在目前的中国流行 , 与中国人普遍缺乏西方哲学的熏陶有关 。 西方哲学的早年也喜欢思考本体论问题 , 但自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之后 , 开始转向思考认识论问题 。 我们只有搞清楚了人类的认知方法、原理、能力和范围等问题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弄清楚本体论问题 。 正因为对认识论问题的思考 , 才让他们发展出了形式逻辑(演绎法)和观察实验方法(归纳法) , 才发展出了科学 。自科学出现之后 , 本体论问题主要是一个科学问题 , 而不是哲学问题 , 如果现今还在用哲学的方法研究这类问题就太低级、太小儿科了 。 中国人由于普遍缺乏西方哲学的这种认识论转向 , 因此普遍还喜欢思考这类本体论问题 , 也喜欢接受这类哲学 , 而不知这一思维早已淘汰 。笔者早年也很喜欢思考这类本体论问题 , 但自从受到西方哲学的这种认识论转向熏陶后 , 很少再思考这类问题 。 现今再看以前写的本体论方面的文章 , 感到它与现代科学的研究相比太小儿科了 , 因此我后来清除了这方面的所有文章 , 而只保留了认识论方面的文章 , 并将其命名为《人类认知原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