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说大公——谈欧洲的“大公”爵位

在前两篇文章里 , 我们一一介绍了欧洲不同国家“亲王”的由来 。 实际上 , 欧洲还有一个和亲王经常难以区分的贵族头衔 , 也经常造成很多中国人的迷惑 , 这个头衔就是“大公” 。
“大公” , 顾名思义 , 就是“大公爵”的意思 , 然而又不仅仅这么简单 。 比方说 , 卢森堡、摩纳哥等四国俗称“欧洲四公国” , 可为什么又说卢森堡是欧洲仅存的一个大公国?再比如为什么有的大公的头衔上挂的是领土或封地 , 比如卢森堡大公 , 而有的大公挂的却是自己的名字?比如费迪南大公?要搞清楚这些问题 , 我们还是要从“大公”的起源说起 。
在英文中 , 有三个贵族头衔翻译中文时都被翻译成“大公” , 这三个头衔分别是Archduke、GrandDuke、GrandPrince , 其最初来自于拉丁语、德语和俄语 , 这也是“大公”头衔的三个不同的来源 。 Archduke:奥地利的大公
Archduke最初来自于拉丁语的Archidux , 在法语中写作Archeduc , 在德语中写作Erzherzog , 其中Herzog的意思就是公爵;前缀Erz表示“更高级的” , 所以Erzherzog翻译成“大公”其实还是蛮贴切的 。
这个头衔最初来自于古法兰克王国 , 极少数的被封给某些势力强大的公爵作为荣誉 。 中世纪第一个复活这个头衔的 , 是14世纪的奥地利公爵鲁道夫四世 , 他以此头衔自称的原因 , 是在前不久帝国议会颁布《黄金诏书》时 , 奥地利被排除在帝国的七大选帝侯之外(后世哈布斯堡家族的选帝侯身份来自波西米亚国王而非奥地利公爵) , 鲁道夫四世为自己上一个“大公”的尊号 , 试图证明自己“不是选帝侯胜似选帝侯” 。 当然 , 鲁道夫四世自己为自己上尊号的行为并为得到德意志诸侯和其他国家贵族的承认 , 但奥地利人从此开始以大公自称 。
三国演义说大公——谈欧洲的“大公”爵位
文章图片
【三国演义说大公——谈欧洲的“大公”爵位】鲁道夫四世 , 首任奥地利大公
时间过去100年 , 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已经成功的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变成了自己的家传事业 , 在这种情况下 , 弗里德里希三世皇帝首次以皇帝诏令的形式将“Erzherzog”的头衔合法化 , 作为奥地利统治者的称号 , 首个官方承认的奥地利大公正是他的弟弟阿尔布莱希特六世 。 历史上的“奥地利大公国”Erzherzogtum?sterreich由此诞生 , 但要注意 , 这个大公国和卢森堡那样的大公国截然不同 , 更不同于沙俄前身的莫斯科大公国 , 欧洲历史上 , “Erzherzogtum”这样的政体有且只有奥地利一个 。
随着时代发展 , 神圣罗马帝国开始奥地利帝国化 , 此时皇帝和奥地利大公的身份渐渐合二为一 , 带来的一个副作用 , 就是在哈布斯堡家族内部 , “Erzherzog”的头衔开始下降并扩散 , 至18世纪 , 凡皇帝的合法子女 , 都会在出生时自动获得大公或是女大公的称号 , 但要注意 , 和“Erzherzog”最初的含义不同 , 此时的大公就像当今英国的“Prince”一样 , 仅仅只是一个高贵的头衔 , 和封地采邑无关 , 大公和女大公们的采邑 , 来自于他们其他的公爵伯爵等封爵 。
三国演义说大公——谈欧洲的“大公”爵位
文章图片
弗兰兹皇帝的二弟 , 倒霉的马克西米连大公 , 受野心勃勃的妻子怂恿接受新建立的墨西哥帝国皇位 , 掉了脑袋
在哈布斯堡家族之外 , 还有一个异姓的奥地利大公——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 , 西班牙王位由哈布斯堡家族转入波旁家族 , 波旁王朝的西班牙国王也继承了前朝的一切权利 , 包括称“大公”的权利 , 所以理论上 , 西班牙国王奥利佩六世也可以自称为奥利佩大公 。 GrandDuke:德国、意大利与低地国家的大公
GrandDuke一词来自于德语的Groherzog , 和奥地利的“Erzherzog”一样 , “Herzog”是公爵 , 前缀“Gro”则是“大的” 。
Groherzog最初来自于16世纪 , 1569年 , 意大利托斯卡纳公爵美第奇家族的科西莫一世被教皇授予Groherzog的称号 , 以表彰他对教廷的支持 。 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 , 和奥地利大公一样 , 托斯卡纳大公也是欧洲唯一的Groherzog 。
Groherzog在欧洲泛滥的原因来自于拿破仑 , 拿破仑征服西欧后 , 将诸多自己的亲戚、部将和亲近自己的诸侯派出去镇守四方 , 为此授予了他们Groherzog的封爵(后来其中的很多人又升为国王) , 像我们比较熟悉的卢森堡大公国、黑森大公国等等都是来自于这个时代 。
随着拿破仑的失败 , 他所分封的大公国很多被所属的王国消灭 , 但依然有一些留存下来 , 随着二战后欧洲大陆国家纷纷废除贵族制度 , 这些留存的大公国也一一被中央政府接受 , 只有独立小国卢森堡置身之外 , 成为今天欧洲唯一的大公国(讲亲王时我们已经讲过 , 摩纳哥、安道尔、列支敦士登被称为大公国纯属翻译错误) 。
Groherzog和Erzherzog同属于神圣罗马帝国框架下的贵族封号 , 也都被翻译成“大公” , 但二者截然不同 。 区别有三——
首先 , Erzherzog是专属于哈布斯堡家族皇子皇女们的封号 , Groherzog则不然;其次 , Erzherzog属于皇族 , 地位要更高于Groherzog , 但二者都要远远高于普通的公爵;第三 , Erzherzog只是一个封号 , 与封地采邑无关 , 所以用作头衔时直接冠在大公本人的名字上 , 而Groherzog是一个与封地挂钩的爵位 , 称呼时要与封地联系 。 GrandPrince:俄国的大公
GrandPrince来源于俄语的Великийкнязь , 拉丁文写法是VelikiyKnjaz 。 在现代英语出版物中 , 有时也不正确的用GrandDuke代替 , 但GrandPrince才是更严谨的翻译 。
在介绍俄国亲王的时候 , 我们曾经提到过 , Knjaz曾经是基辅罗斯时代斯拉夫王公酋长的称号 , 而其中实力强大 , 可以控制几个甚至多个Knjaz的“大酋长”就被称为VelikiyKnjaz , 即“大亲王”或“大公爵” 。
15世纪末 , 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经过多年征战 , 消灭了俄国大多数独立的大公和公爵 , 将他们变成自己的封臣和附庸 。 自称“全俄罗斯大公” , 奠定了沙俄帝国的基础 。 从这个时候期 , 大公在俄国逐渐不再是一个独立整体的君主 , 而变成俄国统治者之下的首级大贵族的称号 。
三国演义说大公——谈欧洲的“大公”爵位
文章图片
俄罗斯末代大公 , 尼古拉二世的弟弟米哈伊尔大公 , 死于俄国革命
从伊凡四世开始 , Великийкнязь开始变成沙皇儿女和孙子的专属封号 。 如奥地利皇族一样 , 沙皇的儿女和孙子 , 一出生就自动获得大公或女大公的称号 , 也与哈布斯堡家族一阳 , 这个封号与采邑无关 。
所以俄国的大公比较特殊 , 在沙俄帝国建立之前 , 其含义和Groherzog差不多 , 而在沙俄建立之后 , 又变的和Erzherzog类似 。 大公的地位
前面说过 , 无论是哪种大公 , 地位都比普通的公爵高得多 。 这直接体现在欧洲贵族的婚姻上 。
大公与女大公或者出身于直系皇族 , 或者自己就是个独立小国的君王 , 因此 , 大公自身及其子女与各国君主间的婚配不属于贵庶通婚 , 如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都为自己的子女选择了出自大公家族的配偶 。 而公爵则不然 , 在公爵地位较低的俄国 , 明令规定公爵不得与沙皇家族通婚 , 在公爵较为稀少的中西欧国家 , 虽然无此规定 , 但也常常遭受非议 , 如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与荷尔施泰因公爵之女奥古斯塔·维多利亚公主的婚姻 , 就遭至皇室的一致反对 , 只是在威廉二世的坚持和俾斯麦的大力支持下 , 才得以圆满(茜茜公主虽然也是公爵之女 , 但她出身维特尔斯巴赫家族 , 是巴伐利亚王族 , 所以她和弗兰兹皇帝的婚姻不属于贵庶通婚) 。
三国演义说大公——谈欧洲的“大公”爵位
文章图片
费迪南大公夫妇 , 与伯父弗兰兹皇帝和茜茜公主那个编出来的童话不同 , 费迪南的痴情故事是真的
而另一位皇储的结果就没有那么好了 。 奥地利皇储费迪南大公爱上了宫廷侍女索菲 , 坚持要娶她为妻 。 看到“宫廷侍女”这个工作 , 也许有人会以为这是个王子爱上平民的故事 , 其实真正的平民怎么可能成为奥地利宫廷的侍女 。 索菲本身出身已然是在平民百姓看来属于云上人的伯爵小姐 , 但在皇帝的宫廷里 , 伯爵小姐和平民也没有什么不同 。 在费迪南的坚持下 , 最后弗朗兹皇帝同意了侄子的婚姻 , 但作为贵庶通婚 , 索菲不能获得皇储妃的身份 , 不能在正式场合与皇储一起露面 , 他们所生的子女也没有皇位继承权 。 所谓文明开化的欧洲 , 封建保守阶级森严就是如此 。
最后顺便说一句 , 当年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的婚姻 , 被称作王子与灰姑娘的结合 。 其实戴安娜也是出自斯宾塞伯爵家的伯爵小姐 , 其祖母还是老女王几十年的闺蜜 , 婚姻更有女王的主动撮合 。 尽管如此 , 却依然被认为是“配不上”高贵的王子 。 此时 , 距离费迪南的婚姻纠葛已是百年 , 正所谓“破山中贼易 , 破心中贼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