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别被影视剧中那些拿错的冷兵器骗了!历史上真的冷兵器才不是这样

电视不是现实 , 对于刘关张、赵子龙、吕布典韦等名将们在新三国中的刻画 , 有些不符合三国历史的真实情况 , 这个已经很多人讨论介绍过了 。电视剧里仍按照小说来表现 , 也实属正常 , 但是对于那些小兵小卒使用的兵器 , 老百姓们并没有先入为主的定式 。这时应该尽量尊重历史 , 按照三国兵器的真正特点来设计道具服装 , 尽量有真实的历史感 。可惜在这方面 , 《三国》却显示出了一种历史的倒退感 。
格斗兵器:
电视剧中经常出现士兵手持戈 , 戟的画面 , 把历史一下子拉回到春秋战国 。
剧中■别被影视剧中那些拿错的冷兵器骗了!历史上真的冷兵器才不是这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春秋战国时期 , 戈已经逐渐被戟所代替 , 到汉代就基本消亡了 。考古中就很少发现汉代的戈 , 而且多为汉初墓葬中的仪仗性兵器 。多以铜制 , 还装金饰银 。二电视剧中的戟 , 也与三国历史上的差别很大 , 前面多出的戈头实在是画蛇添足 。这种戟从性质上看是春秋战国秦代的铜戟 。剧中甚至还经常出现三戈戟 。
到汉代时 , 已经大量使用铁戟 。铸造出的生铁并不适合造兵器 , 所以则是的铁兵器以锻造为主 , 外形上就不如青铜铸造那么完美了 。在加上作战方式的变化 , 汉代的戟在形状上与电视剧中出现的截然不同 。它们承袭了战国晚期的形制(那是就出现了铁戟) , 类似一个“卜”字 , 刺杀、前推的功能增强 , 钩 , 凿作用减弱 。东汉时期 , 由于战车被骑兵、步兵代替 , 一些戟的横枝还上翘 , 变成了叉刺 , 更加突出了刺的功能 。
剧中■别被影视剧中那些拿错的冷兵器骗了!历史上真的冷兵器才不是这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出现这种错误 , 在于一些影视工作者不知道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铁的产生 。秦汉时期 , 是青铜器发展成为铁器的重要时期 , 因此很多涉及到的金属的地方 , 都在秦汉前后有巨大差别 。这一点在兵器上的表现也尤为明显 。出了上面介绍的戟的外形变化 , 刀剑的变化是更加突出和明显的 。
文献、画像资料、考古实物都表名 , 汉代开始流行环首刀 , 而且在实战、配饰中已经基本取代了剑 。比如《太平御览》中记载 , 动物孙权与黄武五年造“十口剑 , 万口刀” , 蜀主刘备命名匠蒲元造刀“五千口” , 吸进司马炎于咸宁元年造刀“八千口”等 。《三国志》中就记载 , 董卓欲废汉献帝时找袁绍商量 , 袁绍“横刀长辑而去” 。
剧中■别被影视剧中那些拿错的冷兵器骗了!历史上真的冷兵器才不是这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环首刀一般长一米左右 , 宽约3厘米 , 刀身窄而直单侧有刃 , 刀背后世 , 没有护格 。柄首均做成椭圆形的环状 , 所以被现代人成为“环首刀”或“环刀” 。和过去的青铜剑、铁剑相比 , 这种刀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1、刀身单侧开刃 , 简化了制造工艺;
2、 没有护格 , 利于锻造;
3、 刀背厚实 , 更利于劈砍 。
因此环首刀即适宜大量制造 , 又适合步兵、骑兵战场格斗 。到西汉中期 , 将校官吏们就经常佩戴这种刀 。所以三国时期 , 我们最常见的短兵器应该不是剑 , 而是环首刀 , 即便袁绍这种名流 , 在于董卓相国见面这种的礼仪场合下都配刀 , 那么到战场上更应该挂一把实用的刀在腰间 , 二不是已经却大实战作用的剑 。电视剧中的普通士兵倒是经常用刀 , 但是看着却想从二十九军借来的大砍刀 , 比汉代的环首刀宽了好几倍 。虽然都是铁兵器 , 可在三国是造出宽宽的大砍刀并不容易 。那是的到主要是炒钢或者块炼钢反复折叠锻打渗碳而成 , 有的甚至会折叠刀30多层 。在加上冶炼、锻造中所需要的燃料、鼓风等技术都不如后世 , 所以段打出一个大片刀并不合算 。宋代的手刀由于技术进步 , 倒是这种大片刀的形状 , 但它明显地以劈砍为主 。春秋战国时期的短兵器以刺击为主 。到汉代时虽然由于钢铁技术的发展 。劈砍方式逐渐增多 , 但刺杀功能仍旧是很重要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