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别被影视剧中那些拿错的冷兵器骗了!历史上真的冷兵器才不是这样( 三 )


宋代兵书中曾对比过两种射法的特点 , 中国古代画像上也是两种射法都有 。相比而言 , 蒙古式射法的精确度、稳定性、快速性等方面都更好 , 更适合骑射、复合弓 。特别在马背上 , 由于缺乏稳定性 , 地中海式射法只能在事先准备好的情况下开弓射一次 , 很难再次搭箭射击 。
剧中■别被影视剧中那些拿错的冷兵器骗了!历史上真的冷兵器才不是这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抛石机 , 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 , 但出现的抛石机在结构上似乎照搬《角斗士》等西方电影 。中国古代抛石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直接以人力拉绳 。少则二三十人 , 多则两三百 。那种利用绳索、皮革、筋等材料的扭转来转动的木杆进行抛射的抛石机 , 在中国历史文献中没有出现过 。它虽然可以节省人力 , 但射速慢 , 制造工艺更复杂 , 易受潮湿等气候因素影响 。及时利用重物代替人力拉绳的抛石机 , 也是在元代襄阳砲时才有的 。而且中国古代抛石机有一个重要特征 , 代表了一种“先进技术” , 那就是皮兜 。一般来说 , 抛石机的杠杆越长 , 射弹的速度才能越快 , 威力越大 。但是以为增加杠杆的长度 , 又会带来自重、强度等问题 , 不仅浪费更多能量 , 还可能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杠杆太细长 , 所以要加粗 , 加粗后更重了 , 强度又不够了 。我们的祖先聪明的用绳索和皮兜来延长杠杆 , 这样即降低了自重 , 又加长了力臂 , 大大提高了抛石机的威力 。在《武经总要》里 , 就明确记载了这种结构的细节 。当然在三国时期 , 抛石机是否已经进步到这个阶段还没有确切答案 , 导演为抛石机加一个绳筐的做法不能算错 。单只用五六个人就把一个大油罐或石头抛出几百米外 , 则明显违反了高中物理知识 。
剧中■别被影视剧中那些拿错的冷兵器骗了!历史上真的冷兵器才不是这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武经总要》的单梢砲 , 需要40个人拉绳 。下方托在地面的就是两根皮绳 , 称为弦子 , 中间是一个皮窝 , 顶端各有一个小环.
剧中■别被影视剧中那些拿错的冷兵器骗了!历史上真的冷兵器才不是这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剧中■别被影视剧中那些拿错的冷兵器骗了!历史上真的冷兵器才不是这样】《赤壁》中只用六根绳索拉动抛石机 , 砸过去的效果却像炮弹 。不能不说 , 太夸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