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鉴真六次东渡,浅析慧思转世日本圣德太子说法之真伪( 二 )
我们回顾了佛教在中国兴起之后 , 到隋唐时期 , 中日之间所发生的佛教交流状况 , 初步可以得出 圣德太子摄政期间 , 佛教已经开始在日本发展 , 其转世之说流传后世 , 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
二、从南岳高僧慧思与日本圣德太子的生平推断
确定转世一说的是否有合理性 , 我们要从两位正主的生平过往来分析 。
1、慧思是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释氏稽古略》卷二-元代觉岸所著编年体佛教史书
这部佛教史书所记载的 南岳思大禅师 , 正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高僧慧思 , 他十五岁出家 , 五十四岁时前往南岳衡山后 , 告知其徒 , 他前生在此地修行 , 众徒弟按照他指出的方位 , 掘出了旧殿地基以及僧人遗骸与用品 , 随后建塔(衡山三生塔) , 慧思精修《 法华经》 , 成为佛教天台宗的第三祖 。
他所悟透的佛教理念:
道源不远 , 性海非遥 , 但向己求 , 莫从他觅 , 觅即不得 , 得亦不真
这与《论语·卫灵公》中的“ 君子求诸己 , 小人求诸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文中 , 还记载了一段慧思关于疾病的认识 , 某次他染疾 , 慧思念道:
病由业生 , 业由心起 , 心缘不起 , 外境何状 , 业病与身 , 都如云影 , 作是观已 。
抛却宗教不谈 ,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 , 这段开示对当下的人们也有着正面借鉴的意义 , 很多人的疾病往往受情绪影响极大 , 面对外部环境 , 不论人生际遇恶劣与否 , 都要有一个 好的心态 , 惟有如此 , 一切苦厄皆如浮云之影 。
南朝陈大建九年 , 公元577年 , 六十四岁的慧思圆寂 。
2、日本圣德太子是谁?
目前关于圣德太子的史料 , 其父为日本用明天皇 , 他于公元574年出生 , 后在推古天皇期间摄政 , 对佛教极为重视 , 一千年多年来 , 圣德太子成为深受日本人敬仰的圣人 , 在日本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
《日本书纪》是迄今为止日本最早的正史 , 成书于公元720年 , 其中对圣德太子有这样的记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日本书纪卷二十二
在他摄政日本期间 , 大力弘扬佛教 , 修建寺院道场、传播佛法 , 使佛教在日本得到了长足发展 , 日本著名的法隆寺便由其所建 。
3、慧思与圣德太子生平暗合转世之说
除了日本史书有记载之外 , 到宋太宗时期 , 一位日本国的僧人来访 , 带来了当时日本的史书《 王年代纪》 , 《宋史》记载如下:
雍熙元年 , 日本国僧奝然与其徒五六人浮海而至 , 献铜器十余事 , 并本国《职员今》、《王年代纪》各一卷 。
这一年是公元984年 , 宋太宗在位 , 他接见了到访的日本国僧人奝然 , 通过其献来的《王年代记》得知日本天皇谱系一直连绵不断 , 达 六十四世之久 , 深为叹服 , 虽然此书今已佚失 , 但《王年代纪》中的一些内容已被转载至《宋史》之中 , 其中关于圣德太子的资料赫然在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宋史》卷四百九十一
次用明天皇 , 有子曰圣德太子 , 年三岁 , 闻十人语 , 同时解之 , 七岁悟佛法于菩提寺 , 讲《圣鬘经》 , 天雨曼陀罗华当此土 , 隋开皇中 , 遣使泛海至中国 , 求《法华经》 。
通过此段文字可以看出 , 圣德太子三岁时便有神奇天分 , 而这一年是公元577年 , 恰为慧思圆寂之年 , 转世之说亦能说通 。
推荐阅读
- 豆果美食TB|这道自制杨梅汁 酸酸甜甜,赞了,一周吃六次都嫌少
- 『』汉献帝之后东渡日本,发展出众多豪门
- 「孙杨」孙杨六次私下联系证人遭痛批!刘信达宿敌:这是中国人的传统
- 『』韩愈,六次落榜,两次被贬,大起大落的人生也挡不住一颗热血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