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人类的语言是如何诞生的?( 四 )


第一个假设被称为“语法最后出现” 。 根据这种观点 , 语言进化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初的步骤是象征符号的发展 。 语法只不过是一个附加物 。 语言在语法出现之前就存在了 。 这种观点认为 , 语言的其他元素先于语法而存在 , 语法才能生效 。 换句话说 , 语言首先需要象征符号、话语和对话 , 然后才创造出语法结构 , 从而加强我们的交流 。
第二种观点非常受欢迎 , 那就是“语法最先出现” 。 根据这一假设 , 语言的进化主要是由于语言的计算属性的起源 , 比如句法 。 没有这些属性就没有语言 。 象征符号、手势和其他组成元素以前可能已经以某种形式存在了 , 但是模式的出现使它们第一次作为一种语言结合在一起 。 这种观点认为 , 所有语言都具有特定计算法则 。 但是还有一个更简单的观点 , 那就是把单词或符号“打包”成更大的单位
(短语、句子、故事和对话)
的能力是所有语言计算的基础 。
这种“组合性”为我们解释词语提供了依据—如果没有它 , 我们实际上就无法很好地理解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 。 想想这串词语 , “if the girl is pretty then he will run up to her”
(如果那个女孩很漂亮 , 他会向她跑过去)
, 再拿它和这个词串比较“run the up pretty her if then girl is will he to”(跑向很漂亮的她 , 如果那个女孩会他过去) 。 结构决定了对词语的解释 , 并且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结构还使词语的含义更加细致 , 产生了名词、动词、介词和修饰语 。 有些人认为这种例子意味着形式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递归的层次化实体 。 这个观点表明 , 语言不仅仅是下面的图4-2 这种示意图所表示的东西 。
新京报人类的语言是如何诞生的?
本文插图

这种树形图通常被语言学家用来表示句子的组成结构 。 虽然看起来很复杂
(其实并非如此)
, 但是为了理解现代英语使用者如何构建他们的句子 , 树形结构确实很有必要 。 在这个例子中 , 树形图所展示的这句话里 , “Bill saw Irving”
(比尔看到了欧文)
是以“John said that”
(约翰说)
为开头的较长的句子的组成部分 。 同样 , 动词短语“saw Irving”
(看到了欧文)
是较长句块“Bill saw Irving”的组成部分 。 此外 , 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语言学家和其他研究者已经令人信服地证明 , 这样的结构不仅仅是人造的产物 。 它们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对其语言的了解 。 每个母语使用者掌握的语法结构都比他们在写作课程中学到的任何语法要复杂得多 。
第三个重要假设介于前两者之间 , 那就是“语法稍后出现” 。 虽然象征符号是最先出现的 , 但语言的发展需要语法、象征符号和文化的协同作用 , 这三个要素会相互影响 。 在这种观点看来 , 结构、象征符号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 , 它们共同产生意义、手势、词语结构和语调 , 形成语言的每一种表达 。
“句子形式产生于象征符号之后”的论断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解释 。 引入其他两个假设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观点 。 这三种假设都与语言发展过程中结构发挥的一种作用相一致 。 这是因为语言形式对于人类的交流和思考极其重要 。 同时 , 如果认为句子的设计对于语言至关重要 , 那便会引发问题 。 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 ,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 图4-2 中的树形图对于人类语言来说是必要的还是充分的 。
对于“语法最先出现”的支持者来说 , 层级结构是人类语言最重要的方面 。 而且 , 这种假设的许多支持者认为 , 语言是突然出现的 , 就在5 万年前 。 他们认为 , 不仅智人之前不存在语言 , 而且不是所有智人都有语言
(因为这个物种已有20多万年的历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