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北茶园始于1901年

俄罗斯是茶叶消费大国 。 俄罗斯人每年要喝掉17万吨干茶叶 , 比英国人还多 , 他们甚至想办法在自己寒冷的国土上开垦出茶园 。世界上最靠北的茶树生长在俄高加索地区 , 距离2014年索契冬奥会滑雪场和一级方程式赛道只有一个半小时车程 。 虽然这一位于莫斯科以南1400公里处的俄罗斯最佳度假胜地每年要迎来数百万游客 , 但只有极少数的人会来到高山茶园 , 而且很少有人知道 , 俄罗斯土地上种植着喜欢温暖气候的茶树 。世界上最北茶园始于1901年
人们在茶园采摘茶叶俄罗斯茶叶的鼻祖从亚热带植物茂盛的索契海滨到索洛赫—阿乌尔村仅有一条蜿蜒狭窄的山路相连 。 “注意牲畜”的警示路牌比汽车还要多 , 因为当地山民祖祖辈辈从事畜牧业 。 直到1901年 , 61岁的伊乌达·科什曼和妻子马特列娜从邻国格鲁吉亚徒步来这里时 , 这一状况才发生改变 。之前 , 这对上了年纪的夫妇在苏呼米茶叶分装厂工作 , 退休后在村边买了一幢小房子 , 还在房子周围开辟了菜园 , 种下了用肩袋背来当地人不认识的灌木 。 3年后 , 他们开始邀请邻居们来品尝自家茶叶 。现在的索洛赫—阿乌尔只有约50幢木头房子 , 位于菲什特山山坡上 , 山峰7月还是白雪皑皑 。 一条石头小路通往一幢白色木头房子 , 墙上挂着一块小牌子 , 上面写着“科什曼故居” 。 “科什曼夫妇在这里住过 , ”博物馆管理员叶莲娜·扎维柳哈介绍说 。 走进小小的房间 , 里面只放着两张床、一个木箱 , 墙上挂着这对夫妇的相片 。 相片中白头发的男主人留着卷曲的胡子 , 女主人戴着白头巾 。“在这里加工茶叶 , ”叶莲娜打开隔壁房间的门 , 一座俄式砖炉占去房间的一半 , 另一半放着一张木桌 , 桌上堆着一些卷曲的干茶叶 。 从小窗户望出去 , 可以看到院子里的茶树 , 那正是科什曼夫妇1901年栽下的 。 夫妇二人去世后被安葬在这片茶园中 。 “这是俄罗斯最老的茶树 , ”叶莲娜说 , “照料得当它们可以活500年 。 我们每年都采摘茶叶 , 制作我们自己的博物馆茶 。 ”奇迹俄罗斯人主要喝发酵红茶 。 制茶时先将新鲜茶叶揉搓、卷曲 , 挤出汁液以加快发酵过程 。 “现在工厂里都用机器卷茶 , 但20世纪初科什曼夫妇都是徒手卷茶 , ”叶莲娜说 , “我和女儿曾尝试过 , 在自己家里揉搓了1公斤新鲜茶叶 , 结果手疼了一个星期!那可是非常辛苦的劳动 。 ”挤压出汁液的茶叶在炉子里稍微烘烤 , 然后在屋外的敞篷里阴干 。 伊乌达·科什曼要沿山路走上40公里 , 将这样制成的茶叶拿到索契的市场上出售 。 索契的商人们听说这位大胡子山民是从那里弄来这种香气扑鼻的新鲜茶叶之后纷纷嘲笑他 , 索契山上冬天气温低于零下10度 , 这种热带植物怎么可能存活?科什曼向俄罗斯科学院寄去了干茶叶样品 。 科学院的回信中说 , 俄罗斯帝国格鲁吉亚以北的地方不可能栽种茶叶 , 并奉劝这位没受过教育的农民别再异想天开 。 直到俄国革命后的1920年 , 科什曼开启的事业才得到政府的支持 , 索洛赫—阿乌尔村周围发展起了茶园 。 到1970年 , 茶叶年产量达到7000吨 , 苏联专家培育出了特殊的耐寒品种茶树 。古老传统在博物馆的咖啡店里 , 叶莲娜用开水涮洗一只白色茶壶 , 撒进一小把金黄色的茶叶 , 然后从一只铜水壶中倒进开水 。 俄罗斯茶叶的味道不浓 , 茶汤颜色较淡 , 但回味非常丰富 , 既有水果的清香 , 又有淡淡的花香 。伊乌达·科什曼成立的“索洛哈乌尔茶叶”公司如今拥有60公顷茶园 , 规模比俄罗斯茶叶栽培业陷入经济危机的25年前稍小一点 。 茶叶采摘从春天开始 , 此时山上的积雪刚刚融化 。 采摘季节由公司总经理开启 , 他从科什曼坟墓旁的茶树上摘下第一片叶子 , 然后工人们才开始采摘 , 从4月到10月 , 用双手采摘几十吨茶叶 。 之后的加工程序就要使用现代化的机器了 。 直到不久前 , 包装好的红茶和绿茶还只能通过互联网或在索洛赫—阿乌尔村才能买到 。 2年前这种俄罗斯茶叶才再次出现在超市中 。“不过 , 在茶叶的老家科什曼宅院里冲泡的茶 , 总是跟在商店里买到的不一样 , ”叶莲娜说 。 她从索契的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索洛赫—阿乌尔村工作 。 她说 , 每年都有游客在索洛赫—阿乌尔村住上几周 , 亲自体验茶叶采摘 。 茶园在山上 , 要骑马才能到达 。 和科什曼时代一样 , 茶叶要徒手采摘 , 这是俄罗斯的度假胜地奇迹般保留下来的正宗经验和古老传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