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家史:盐店巷徐铁匠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叶 , 美籍学者玛丽·博斯沃斯·特雷特 , 根据金陵大学校友对四川一个集镇实地考察资料及本人在中国生活五年的深切感受 , 写成出版一书《中和场的男人和女人》 。 该书对中和地区的人文景观、政治、经济、文化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 以一个外国人独特的视角 , 作了深刻而细致的描述 。书中写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和的情况:“中和镇是个小镇 , 那里店铺林立 , 居民大多是生意人 。 ”(注1)提到那里的手工业工人状况时 , 作者写到:“他们的工作一般要从日出忙到日落 , 也就是说天不亮就起床干活 , 吃过早饭一般要干到晚饭后 。 ”(注2 )据该书作者统计 , 那时中和场有五家铁器店[铺] 。 先父徐洪兴[公元1902年——1975年]是其中一家铁匠作坊掌柜 , 方圆数十里有名的盐店巷子徐铁匠 。这里 , 根据本人亲历及耳闻目睹的片断回忆 , 将先父徐铁匠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只身来中和创业发展 , 至五十代初的遗闻轶事 , 撮要整理介绍于后 , 好似在中和发展在历史长河中 , 呈现数朵些微的涟漪 , 供后来者观之 , 思之 , 对读者或许有所启迪 。盐店巷子来了个手艺人中和场沿府河以华职校为轴心磨盘型的街道上 , 有一条通向河边码头的著名巷子——盐店巷 , 至于该巷子是否因卖盐而出名 , 已无从考证 。 但这里却是中和场水陆交通的重要门户:从盐店巷子出来直端一条便道 , 过高河坎大桥可直达三瓦窑;往左拐沿府河边过五岔子大桥是通往石羊场、白家场、三道桥的必经之地 。 晚上 , 熊家桥码头 , 来往船只云集 , 岸上水中一片灯火通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 , 一位身材不高 , 相貌平常 , 白净圆脸 , 年约二十来岁的外地手艺人 , 相中了这片风水宝地 。 在巷子中间开了一间铁匠铺 。 来人说:“铁无对本不打!既然来了 , 总得干出个名堂来 。 ”这下子 , 巷子开始红火热闹了 。 凌晨 , 人们还在甜蜜的梦境中 , 新来的那间铁匠铺已火光四射 , 叮咚叮咚开始“扰民”了;晚上 , 人们已困乏不堪将要沉沉入睡时 , 铁匠铺的风箱还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几年后 , 这个胖墩墩、楞傻傻的小子真的干出了名堂:生意一年比一年红火 , 先后招了学徒 , 雇了匠人 , 买房购屋 , 娶妻养子 , .....资本象滚雪球似地越滚越大 。生意兴盛时 , 掌柜拥有学徒、帮工四五个 , 红炉三座 。 徐铁匠从来不当跷足老板 , 一年四季都是打着光胴胴 , 腰上勒张皮围巾 , 亲自上炉掌钳 。 对于这样赤膊上阵的老板 , 学徒、雇工们的日子就惨了!每天得与师傅[老板]一道干十二个小时以上的重活 , 丝毫不敢懈怠 。新店子高山师兄说:“跟师傅一道干活 , 一点也别想打禅[歇气、偷懒] 。 ”有一天 , 午饭后师傅喝茶去了 , 幺徒弟魏金生还有没完没了的挑水啊、打整炉盘呀等活得做 , 他苦笑着无奈地对我说:“老板的这碗饭不好吃呵[不容易]!”我俏皮地付之一笑 , 以示同情 。就这样 , 徐铁匠资本的原始积累 , 全靠工人们剩余劳动价值的不断攫取和本人近乎自虐似地拚命攒钱 , 至五十年代初 , 盐店巷子整个半条街 , 二三十间街房被其收购 , 还在巷子出口建公厕一座;另外又在成都天涯石南街购置四间门面、八间街房;并在老家玉皇观附近买山田四十多亩 , 交其弟徐俊卿经营以供养老母、兄弟一家........按现时土地房价计算 , 该有上千万的资产吧 。 这就是盐店巷子徐铁匠的发家简史 。大老粗也有他独特的生财之道提起挣钱 , 哪些说的那么容易!这位“斗大的字不识半升”的文盲大老粗 , 自有他的“生财之道” 。 首先 , 这位老铁匠是以近乎刻薄的方式向时间索取效益 。 如前所述 , 工人们的工作每天都在十二小时以上 , 一年四季 , 平常没有假节日 , 春节休假一周 , 也要安排来做些家务事 。 “别把骨头耍轻了 , 得找些事干干 。 ”这是他的口头禅 。为了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 他对子女的文化教育很不以为然 。 正如玛丽·博斯沃斯·特雷特在书中所说:“在中和场 , 就是受过最好教育的男孩 , 生活对他们也极其吝啬 。 商人希望儿子跟某个手艺人学艺或跟自己做生意 , 他们把对未来的期望寄托在儿子的双手上 , 希望他们既能用双手操作工具 , 又能拨打算盘计算营利 。 在学校 , 他们的双手得不到这样的训练 , 只有到作坊、到市场去 , 才能熟练掌握这些 。 ”(注3)每天放学后 , 捶煤块、选炭圆儿、扯风箱已成我的必修课 。“读那么多书闹球 , 关不到钱 , 打不到米的!”看到匆匆提着书包上学的我 , 老铁匠抱怨道 。 他的要求不高 , 认为读点书 , 认得来票子、算得到一二三四就行了 。有一次 , 他嫌我捶煤炭速度慢了 , 嚷道:“看你这幅慢腾腾、文绉绉的样子 , 挣得到个球钱!”过后 , 可能他意识到了 , 这对一个才十一二岁娃娃来说 , 似乎有些苛刻 , 就转换话题说:“以后好好跟我学打铁 , ‘天干饿不死手艺人’ 。 ”这 , 也许是他半世经历的总结吧 。是的 , 只要手艺精道 , 确也是一门找钱的“法宝” 。 盐店巷子徐铁匠经过一二十年的打拚、操练 , 终于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楞头青在地方上嗨出了点名气 , 其手艺赢得了好的口碑 。 周沿四乡八村农户 , 每逢春种秋收购锄头、买钉耙、发镰刀、订弯刀常光顾这家铁匠铺 。一次 , 赶场天的放学路上 , 我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喜滋滋地拿着一把“洪”字号弯刀 , 向同伴夸耀:“徐铁匠的手艺 , 莫得谈头[顶好]!”在经营铁业上 , 先父徐洪兴确有其独到之处 , 一个鲜为人知的冷门子生意——左撇子弯刀 , 在方圆数十里内被人们炒得火热 。 大家知道 , 为数不多的左撇子篾匠、农工 , 需使用专用的左撇子弯刀 , 才能得心应手 。 一般人对于这一弱势群体需求 , 不屑一顾 。 精明的徐铁匠却瞄准了这一特殊商品的潜在市场 , 练就了一门独霸一方的当家产品“左撇子弯刀” , 而名声遐迩 。 远在苏码头、秦皇寺 , 窑子坝的左撇子匠人常慕名而来 , 找这位胖师傅解决难题 。日积月累 , 水滴石穿 , 徐铁匠的生意愈来愈红火 , 活路越来越搞不赢 。 四十年代中期 , 他先后提供铺面 , 引进仁寿老乡梁义春、梁义双兄弟 , 来此开了两间以经营船钉为主的铁器铺;之后 , 仁寿同行魏君民、魏君堂兄弟也来此开业 , 以生产铁钉、抓钉、车圈[鸡公车轮专用]为特色产品 。关于梁义春来中和开业 , 听铁匠老人说还有一段有趣的插曲哩:那天 , 吃过午饭 , 我正要去协和茶铺喝茶 , 见一年轻人在巷口往里面东瞅西瞧的就上前问他:“小伙子 , 你是打铁的吧?”“大爷 , 你咋哓得喃 。 ”“我看你脸上有煤灰 , 衣服上有眼眼 。 想找活路吧?”“承望大爷凑合[抬举] 。 ”“你想做生意不?”我看这小子做事说话还灵醒 , 就问他 。“想 。 ——哪来的铺面本钱哟 。 ”“好 。 铺子我这里有 , 你先把生意夺开 。 房租么?以后再说 。 ”“谢大爷!”小伙子感激不尽 。 这里离码头近 , 气口好 , 生意很顺当 。 梁钉子后来约兄弟加盟 , 又从老家将父母接来 , 并娶当地魏姓女子为妻 , 在此成家立业 , 繁衍子孙 , 成了中和的老居民 。盐店巷子一下子就发展了四家铁匠铺 。 铁匠一条街规模初具 , 在发展地方经济中 , 徐铁匠的“招商引资”可谓功不可没 。老铁匠乌托邦式的田园梦铁器业是门艰苦的行业 。 每天除繁重而原始的超强体力劳动外 , 成日还必须和炭灰、煤烟、二氧化硫打交道 , 钢花铁火的灼烫烧伤也在所难免 。 旧社会三十六行中 , 铁匠向来是被人们看不起的 。 铁匠铺出来的人 , 有时简直成了不用化妆的“非洲黑人” , 顽皮的小孩子常在后面跟着叫:“铁匠铁 , 铁匠的JJ黢巴黑!”民间也有歌谣流传:铁匠生得憨 , 天半算一天;铁匠生得笨 , 一天吃两顿;铁匠生得瓜 , 内围裙来外披纱 。五十年代初 , 年已半百的徐铁匠 , 也深深感到这门手艺不能象医生、画家、文化人那么经得老 。 它是以透支青春、健康、体力来换取财富的啊 。 人近晚年 , 总喜欢回忆 。 他回顾自己青少年时的凄凉岁月:出生在仁寿大林场偏僻山村一户贫困的农民家庭 , 十一岁给人当放牛娃 , 十五岁只身去省城“跑滩”、“卖劳力” , 后经历多少坡坡坎坎 , 终于学成这门子手艺 。 俗话说“三十年媳妇熬成婆” , 这位三十年铁匠也熬成了小老板 。随着岁月的流逝 , 时代在进步 , 社会在变革 。 老铁匠体力在衰退 , 青壮年时的盛气已不复再来 。 慢慢地变得象一般老年人那样沉浸于昔日的悲凉 , 对往事唏嘘不已 , 对后来忧虑重重 , 时时产生一种莫名危机感:今后老了 , 扭不动了 , 咋办?按时下的名词、定义 , 老铁匠猛然省悟到了招学徒 , 是压迫;雇帮工 , 是剥削;收房租 , 是不劳而获!于是 , 老人不合时宜地做着乌托邦似的田园美梦 。五十年代初叶 , 中国老百姓还没有社会养老保障体制这个概念 , 社会上流行着几千年传统的“养儿防老”体例 , 养子的不肖 , 令老人大失所望:“我看你哟 , 一幅病恹恹的样子 , 手艺是学不会的 , 咋结局咧?”“人生自古谁无死 。 ”我不知从那本书上拣了一句话来搪塞 , 父子之间隔阂[代沟]太深了 。 无奈而迷茫的老人 , 叹息一阵后 , 缓缓地对我说出了他的打算:“书 , 你不用读了 。 好好跟我再干两年 , 攒上一笔钱去老家 , 找一疋荒山 , 栽上数千株松树;山脚下挖一口堰塘 , 养些鱼虾;开片荒地 , 种些蔬菜........与世无争 , 又可养老 。 行么?”才十二岁的我 , 已觉得老人家的话“实在太幼稚可笑了” 。受农耕文化影响 , 徐铁匠乌托邦式的田园美梦 , 当然不能实现 。 后来 , 对私改造中 , 老铁匠以年迈之躯 , 融入社会变革的激流 , 先后在“华阳先锋铁器社”、“中和剪刀厂”当了一段时间的工人 , 对社会作了点“余热发光”的贡献 。 最后 , 病故于一九七五年 。 这已是本文题外的话了 , 这里不再赘述 。时代的车轮总是沿着既定的轨迹飞速运转 , 尽管前进的路上有不少曲折坎坷 。 但 , 人类总得进步 , 社会总得前进 。 昔日原始的手工作坊 , 终将被社会化先进的工业体系所替代 , 这是历史的必然!铁器手工生产行业 , 今天已在逐渐消失 , 但它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所起的作用 , 是世人有目共睹的 。注1:引自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年4 月出版的《中和场的男人和女人》一书 , 第21页 。注2 :同上书 , 第29页 。注3 :同上书 , 第95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