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边境一条上学路,两种制度间( 二 )
本文插图
文锦渡口岸的跨境学童出境专用通道 。
选择
30岁赴港生下儿子小龙 , 叶菲经过了深思熟虑 。
她是深圳人 , 丈夫是浙江人 , 两人在深圳一家银行任中层管理人员 。 公司3000人 , 她是第一个到香港生孩子的 , 看中的 , 是香港教育和文化的开放 , 更多元化的选择以及出国便捷 。
赴港生子始于2001年7月 , 香港终审法院裁决 , 父母皆为内地居民、在香港出生的“双非”儿童庄丰源拥有香港居留权 , 打开了内地孕妇赴港生子的大门 。
随着2003年香港向内地游客开放自由行 , 以及内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 越来越多内地孕妇赴港生子 , 直至2013年特区政府实施“零双非”政策 。
香港司法及法律事务委员会数据统计 , 12年间 , 202314名“双非”婴儿出生——他们构成了日后跨境学童的主力 。
与此同时 , 港籍学生在深圳无法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 在香港却能享受12年免费教育 , 致使跨境上学的越来越多 。
深圳罗湖区跨境学童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 , 2017到2018学年 , 跨境学童总数达27909位 , 其中幼稚园4610名 , 小学19215名 , 中学4084名 。
叶菲赶上了赴港生子大潮 。 2010年1月 , 香港医管局解除自前一年9月开始实行的“限制令” , 欢迎内地孕妇赴港生子 。
她提前七八个月预约床位 , 花费10万港币 , 在香港一家私立医院生下了儿子小龙 。
最初做这个决定时 , 她有过踟蹰 , 担心会被歧视 。 为此 , 她偷偷去香港检查 , 没有告知任何人 , 想着若形势有变 , 就果断放弃 。
孩子一出生 , 她就到香港九龙、沙田一带看房 。 等孩子上幼稚园时 , 她花300万在粉岭买了套40多平方米的房子 , 以备幼升小派位到周边学校 。
孩子6个月大时 , 叶菲送他去上早教班 , 还买来英语书和光碟 。 钢琴、画画、跆拳道、剑术等一二十种才艺 , 让他体验个遍 。 每晚吃饭时 , 放翡翠台的新闻 , 让他了解时事政治 , 练习说粤语 。
小龙2岁多 , 叶菲开始选幼稚园 。 那时 , 香港北区的幼稚园离深圳最近 , 被跨境家长争抢 , 一些父母、黄牛在开放派表前几天就开始排队 。
叶菲投了北区几乎所有的学校 , 有的时间冲突 , 她就编个时间表 , 找香港的亲戚帮忙排 , 自己带着孩子去完这家赶下家 。
因工作原因 , 她和丈夫去香港需公司审批 , 只能反复求领导批准 , 每周跑公安局办签证 。
她一口气报了21所学校 , 面试了14家 , 通过了3家 。 而她有认识的朋友 , 面试了10多家 , 没一家收 。
报名、面试、复试、注册……叶菲不得不频繁去香港 , 偶尔她会动摇 , 让孩子回来上学 。
但2012年开始 , 深圳本地教育资源紧张 , 公立学校不再招收港澳籍学生 , “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
她最终选择了粉岭一所幼稚园 , 每月交1000元 , 相比香港私立幼稚园一个月1万的学费便宜许多 。
幼稚园期间 , 小龙参加了钢琴、武术、画画等才艺考级 , “能学能拿的证 , 他都有” 。 幼升小时 , 他被派到北区一所名校 , 学校约30%的学生为跨境学童 。 在一些普通学校 , 跨境生比例高达80% 。
叶菲听说 , 以前香港小学一个班只有10来人 , 因为跨境学童多了 , 变成30多人 , 有的学校不得不开设新班 。
“真正有钱的 , 会去香港租房买房 , 母亲全职陪 。 条件没那么好的 , 才会跨境 。 ”叶菲说 , 一些父母为了孩子深港两地分居 , 爸爸带着小的在深圳 , 妈妈带着大的在香港 。 她也想过带孩子到香港的房子住 , 但不想家庭分散 , 最终还是放弃 。
2017年 , 深圳市出台政策 , 港籍学生可按积分制入读深圳市公立学校 。 一些跨境学童回到深圳上学;一些父母担心政策之后会再变 , 持观望态度 。
推荐阅读
- 中国新闻网|“00后”励志女孩陈雨欣:愿“一条腿也能走遍天下”
- 珠海公安|养生注意事项第一条
- 霍山微生活|霍山县中医院宣传贯彻"一法一条例"系列活动
- 此时文山|周云鸿到麻栗坡县边境村调研“枫桥式”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情况
- 话说济宁|济宁文胜街:一条济宁人熟悉而又陌生的老街巷
- 一条孤独的暴富路子
- 特朗普发的一条“推文”遭推特平台“戴口罩”!
- 福贡警方|治庸·安边|福贡县公安局石月亮边境派出所民警及时劝阻入江捡拾柴火村民
- 中印边境解放军忍无可忍 拆除印军监视摄像头(图)
- 二三里资讯西安|突遇一条大蛇!赶紧跑?错了!教你几个救命招,铜川乡党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