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技杂志社想说爱你不容易,人工智能( 二 )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研团队宣称研发出了第一批会自主学习的AI机器人 。 这种机器人利用仿生技术复制了人类大脑 , 可以形成简单的神经脉络 。 它原本并不会走路 , 却在反复的“跌倒”中 , 慢慢衍生出了走路的代码 , 仅仅5分钟就分析出了关节的运动和弯曲的角度 , 通过不断地调整姿势学会了走路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制造了一种“从零开始”认识自己的机器人 。 这个机器人诞生时是一片空白的 , 甚至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 , 长什么样子 。 最初 , 它是一只只会随机移动的机械手臂 , 有大约1000个移动轨迹 , 它在不断移动的过程中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什么 , 可以做什么 。 经过35个小时的“初步学习”之后 , 机器人学会了抓取地面上特定位置的物体 , 并将它们放入指定容器中 , 成功率高达100% 。 接着研究员在它的“身上”添加了一段新部件 , 使它原本作为关节的地方不能再弯曲了 , 开始它有些不习惯 , 但是很快这个多余的部位就不再能影响它 , 通过改变自己的移动轨迹 , 它可以继续完成“拾取和放置”的任务 。
虽然这个机器人外形上与工厂流水线上的机械臂很相似 , 但它们实质是完全不同的 , 后者是程序员提前设定好的固定程序 , 而前者完全是自主学习 , 它自己决定自己能做什么事情 , 除了捡拾物体 , 还可以写字 , 而未来它还会做什么:操作电脑修改自己的程序和外形?用电脑程序操纵其他的机器人?又或者学会操作杀伤性武器?谁也说不好 。
自我复制 , 自动生产
一只会学习的机器人可能构不成大威胁 , 但是如果这只机器人还会自我复制 , 会变成一群呢?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制造的泡沫机器人“Foambot”就是一种可以复制的机器人 。 Foambot系统由一个轮式“母舰”平台和几个关节模块组成 , 平台上有化学试剂的喷嘴 , 关节模块可以配置各种形状的关节 , 还可以安装轮子、夹子、红外传感器等附件 。 母舰根据任务编程 , 配备所需要的关节 , 放置在平台上的相应位置 , 接着往上面喷洒化学试剂 , 这些化学品硬化成坚实的聚氨酯泡沫 , 硬化的泡沫将几个关节连接起来 。 机器人的外形完成后 , 最后用程序设计机器人的运动方式 , 一个新的会动的机器人就诞生了 。 带上Foambot系统和所需材料 , 在需要机器人工作的时候 , 比如灾后搜救、探索未知环境等 , 就可以即时获得能满足需求的任意形态的机器人了 。
这个可以快速生产机器人的母体带给我们的不止喜悦 , 也有恐慌 。 研究者说Foambot目前还是在人类的远程控制下 , 进行组装机器人的工作 , 但是这个系统想要实现自动化并没有难度 。 这样看来 , 电影中会自我复制的机器人也并不是幻想 , 人类已经制造了母体机器人 , 未来还可能赋予它自动制造机器人的能力 。
有感情有大脑 , 会向人类学习 , 还可以复制自身或小兵 , 这样的机器人一旦真的开发出来 , 《宝莱坞机器人之恋》中机器人背叛主人的故事还会远吗?
人类做不到 , 让机器人来
许多科幻电影已经给我们警示 , 《终结者》中杀手机器人对人类的无情反噬 , 《黑客帝国》中的机器人奴役着人类 , 《西部世界》中被当做玩物的机器人意识觉醒并反抗人类……相信科学家们在制造更智能的机器人时会慎之又慎 , 不会轻易制造多种功能集于一身的机器人 , 但是普通的机器人对人类就没有威胁吗?
33年前 , 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 , 为了做好善后工作 , 50万左右的人进入了核辐射区 , 这之中许多人难逃辐射危害 , 有的英年早逝了 , 有的人在病痛的折磨中慢慢的死去 。 而2011年日本福岛也发生了核电站泄露的事故 , 这次不再需要人们亲自从事危害性大的工作 , 这些工作可以交给机器人 。
大科技杂志社想说爱你不容易,人工智能
文章图片
这些机器人包括给反应堆降温的注水用泵车“长颈鹿”(因其58米的长臂酷似长颈鹿的脖子而得名)、给反应堆厂房地面洒水清洗的去污机器人“浣熊”、带有摄像头的调查机器人“蝎子”等 。 除此之外 , 为了深入调查受损最严重、辐射最强烈的反应堆 , 研究员花了6年时间 , 研制了抗辐射的机器人“迷你翻车鱼” 。 “迷你翻车鱼”由五个推进器驱动 , 其前端和后端装有摄像头 , 能够利用传感器避开核电站反应堆中的危险热点 , 最终抵达严重受损的三号反应堆 , 成功拍摄到了受损熔毁的铀燃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