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健康1985-2020:我国信用卡大革命( 四 )


到2003年底时 , 中国的信用卡发卡行已经扩展到10家银行 , 发卡量由年初的100多万张增加到近400万张 。 此外 , 这一年信用卡的交易额、贷款余额也有了显著的增长 。
2004~2008:阵痛与调整
在信用卡元年之后的两年里 , 各家信用卡中心大都经历了短暂的阵痛和调整 。 央行征信中心刚刚起步、海外模式大都“水土不服”、盈利困局难以突破 。
但很快 ,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各家银行的调整 , 中国的信用卡市场迎来了第一波爆发式的增长 , 不同的机构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和发展的路径 。
不过 , 2007年开始中国金融市场将全面开放 , 外资行携技术和经验进入中国 , 市场竞争变得愈发激烈 , 信用卡行业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
困于征信
2002年 , 美国 , 旧金山 。
下班之后的陈建和往常一样在网上浏览新闻 , 他是FairIsaac公司的策略科学部高级经理 。 这家公司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简称——FICO , 它的信用评分模型被全世界数百家银行使用 。
这一天 , 一则来自中国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中国央行下设的征信中心获批筹建了 。 作为一个信用卡风控及管理专家 , 陈建敏锐地捕捉到了新闻背后的意义:中国的信用卡市场要真正启动了 。
当晚 , 陈建去公司附近的伯克利大学参加北大校友聚会时 , 兴奋地把这个信息分享给了两位老同学 , 一位是在伯克利读博的陆挺 , 一位是同在旧金山FICO工作、后来成为GE资本信用卡首席风险官的沈复初 。
在校门外的一个小餐馆里 , 三个20多岁的热血青年开始畅想即将蓬勃发展的中国金融市场 。
说干就干 , 陈建很快做出了选择 , 他放弃了已经拿到的MBA录取通知 , 转而开始为回国做准备 。 当时 , 银行专营的信用卡中心才刚刚在国内出现 , 整个信用卡市场还处于萌芽状态 。
如何把美国成熟的信用卡经验带回中国?陈建决定花上一些时间做系统的调研 , 并梳理一下信用卡发展的全球经验 。
当他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时 , 已经是2004年的夏天 。 这一年 , 中国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开设了信用卡中心 , 央行征信中心也在2月正式成立了 , 中国的信用卡市场越发活跃起来 。
2004年10月 , 30岁的陈建被提拔为FICO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监 , 派至中国 , 负责筹备FICO中国公司 。 回国后 , 他将过去两年的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 分别是《信用评分模型技术与应用》、《现代信用卡管理》 。
这是中国最早关于信用卡的两本专著 , 也成为了中国信用卡从业者的“圣经” , 当时几乎人手一套当做操作手册 。 不过 , 尽管带着FICO的光环 , 再加两本书打前站 , 陈建回国的“创业”之路也并不顺利 。
信用分与“征信”不同 , 后者是一份关于个体信贷行为记录的集合 , 或者说是信息的加总 , 提供事实而非判断 。 信用分则是基于征信数据 , 并通过算法加工后得出的评定结果 , 为机构放贷决策做参考 。
换言之 , 征信数据是信用评分的基础 。 数据维度越多、准度越高 , 评分的效果则越好 。 在美国 , FICO分是基于TransUnion、Equifax、Experian三大征信局的数据构建的评分模型 。
但当时的中国市场 , 央行征信中心和各行的信用卡中心才刚刚成立 , 数据的集中和规范尚未完成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再好的模型也跑不出结果 。 再加上 , 当时中国银行业的IT系统也难以提供足够的算力去支撑 。
急切等待央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上线的不止陈建和它身后的FICO 。
2004年 , 第一批信用卡中心刚刚起跑便遭遇了一场重大的危机 。 集中运营和发卡带来了产能的大幅提升 , 2004年国内信用卡市场新增发卡540万张 , 增长率为100% 。
以最早成立信用卡中心的招行为例 , 2003开业首年便发卡超过60万张 , 一举刷新亚太地区发卡新纪录 。 2004年全年新增发卡222万张 , 是2003年新增卡量的3.6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