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单骑盟回纥,不战而屈人之兵,他是如何做到?

名将郭子仪可谓功盖大唐 , 他一生中拥有无数的闪光点 , 而单骑盟回纥 , 智退回纥、吐蕃联军 , 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幕 。
这件事情发生在唐代宗永泰元年(765) , 当时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刚刚结束 , 但大唐却未能得享太平 。因为河朔三镇名义上归顺了朝廷 , 实质都是割据一方的土皇帝;周围吐蕃、党项、回纥等强邻环伺 , 时刻惦记着大唐的子女与钱帛;即便那些听话的节度使 , 不给足了甜头 , 也不会买朝廷的账 。所以 , 代宗李豫这个皇帝当得十分闹心 。
『』郭子仪单骑盟回纥,不战而屈人之兵,他是如何做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代宗李豫剧照
此时 , 摆在李豫面前的迫切任务 , 无疑是重振大唐王朝的权威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要想腰杆硬 , 必须拥有强悍的武装力量 。于是 , 李豫执政的第一步便是收兵权 。
面对皇帝的旨意 , 各节度使们表现不一 。既忠诚又听话的郭子仪乖乖交出兵权 , 安心当了寓公 。李光弼怕卸磨杀驴 , 不敢交权 , 竟一病不起 , 郁郁而终!而手握重兵的仆固怀恩 , 在各方势力的逼迫下 , 皇帝的猜忌下 , 铤而走险 , 踏上了造反的道路 。
广德二年(764)九月 , 仆固怀恩纠集回纥、吐蕃等部落组成联军 , 兵锋直指长安 。代宗李豫得到消息后 , 不得不再次启用年已古稀的汾阳王郭子仪 。因为 , 仆固怀恩是郭子仪的老部下 , 他手下的将士们也都是郭子仪一手调教出来的朔方将士 。
郭子仪虽已七十高龄 , 但宝刀未老 。他在奉天城外建一大营 , 与奉天城形成掎角之势 , 敌军大将们对着这样的防御思虑良久 , 始终找不到好的破城之法 , 只能悻悻而归 。
『』郭子仪单骑盟回纥,不战而屈人之兵,他是如何做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郭子仪
第二年九月 , 不甘心失败的仆固怀恩再一次纠集回纥、吐蕃、党项、奴剌等部落 , 组成约三十万大军 , 大举奔袭而来 。以代宗李豫能够控制的那点兵力 , 想要保住长安 , 无异于痴人说梦 。
但李豫这次算是拼了 , 因为两年前吐蕃已经占领了一次长安 , 那次李豫狼狈逃窜到了陕州 , 如果这次再跑 , 李唐祖宗的老脸都得被丢光 。
于是 , 李豫动员了郭子仪、李抱玉、李光进、李忠臣、马璘等能使唤动的所有力量 , 投入到了前线 。他还亲率禁卫六军屯兵禁苑 , 以鼓舞士气 , 策应各军 , 摆出了一副决一死战的架势 。
『』郭子仪单骑盟回纥,不战而屈人之兵,他是如何做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代宗李豫剧照
然世事难料 , 在大战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 , 敌军的核心 , 叛将仆固怀恩却死了 。
这下大唐君臣都松了一口气 。造反无非是为了当皇帝 , 现在正主都死了 , 帮衬的还打个什么劲 。
但是 , 联军各方却丝毫没有撤退的意思 。原来 , 吐蕃也好 , 回纥也罢 , 他们不在乎谁当皇帝 , 而长安的子女与钱帛才是他们最感兴趣的 。既然来都来了 , 不大捞一把 , 怎么对得起死去的仆固怀恩呢!所以 , 联军并未因主帅去世而失去斗志 。
就在此时 , 对敌情了如指掌的郭子仪 , 敏锐地发现了一个瓦解对手 ,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机会 。于是 , 一个大胆的计划出现在郭子仪的脑海里 , 共分为两步:
『』郭子仪单骑盟回纥,不战而屈人之兵,他是如何做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郭子仪剧照
其一 , 晓之以理
郭子仪派人前往回纥大营 , 说要再续平定安史之乱时的友谊 , 希望自已前去和谈 。回纥人并不信威震天下的郭子仪在此 , 并会屈尊前来 , 没当回事 。然而没过多久 , 郭子仪竟单骑来到了回纥大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