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家老大■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土壤中发展的耕读文化( 三 )


如果可以复原古代的耕读生活 , 我们将会发现 , 除了为生计而耕读之外 , 这种生活状态会是非常的悠然自得 。 如果遇上国泰民安的顺年 , 哪怕是与世相对隔绝的盆地 , 恰好又是土地肥美风景怡人 , 这里一代接着一代生活着的民众 , 不难养成对土地的依恋、非不得已不离乡背景的土地情结 。 “仓禀实而知礼节” , 仓禀不实亦不愿轻易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 , 如陕西关中平原 , 作为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的一个地点 , 亦称渭河平原 , 它南倚秦岭 , 北界北山 , 西起宝鸡峡 , 东至潼关 , 东西长约360公里 , 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 , 自古以来 , 这里风调雨顺 , 土地肥沃 , 农业发达 , 为秦国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 , 所以号称"八百里秦川" , 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 这里的风土人情就是如此 。
耕读文化对文化艺术的影响:耕读文化影响了文学艺术 , 中国古代的田园诗就是耕读文化的产物 。
晋代陶渊明是典型的田园诗人 。 他"既耕亦己种 , 时还读我书" 。 从四十一岁辞官 , 过了二十多年的耕读生活 。 他根据自己的体验 , 写了《归去来辞》、《归田园居》等诗篇 。 宋代辛弃疾在被迫退休的二十年内 , 居住在江西农村 , 以其耕读体验 , 写出了不少反映田园生活的诗词;同在宋代的范成大 , 晚年退居石湖 , 自号石湖居士 , 他自己可能没参加多少农业劳动 , 但生活在农村 , 六十首《四时田园杂兴》富于乡土气息 。
农耕文明社会里 , 无数景物入诗入画 , 闲来种花种草亦属于耕 , 仅唐代 , 山水田园诗人杰出者就有王维、孟浩然、范成大、祖咏、储光羲、常建、裴迪、綦毋潜等;宋代诗人林逋孤山种梅 , 在其《山园小梅》诗中留下“疏影横斜水清浅 , 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咏梅佳句 。
耕读文化对中国社会文明进程的影响:古人有将研读父祖遗藏之书,称为“耕不税之田”的 。 清代藏书家张大鉴就在《闲居录》一书的跋语中,有“余承先泽,耕不税之田,一编一帙,罔敢失坠”之说 。 因此,晚清叶昌炽在《藏书纪事诗》卷六中咏道:“三世同耕不税田,后贤功可及先贤 。 谁为有福谁无福,此语可为知者传 。 ”总之,“耕”为“读”喻,给后世文坛学界留下了一种重要的精神滋养,其思想影响力是久远的 。
千百年来,汉语中还形成了“舌耕”、“目耕”、“砚田”、“耕耘”、“心织笔耕”等与华夏耕读文化思想息息相关的语词,更有“耕读轩”(元末画家、诗人王冕)、“乐耕亭”(邱浚后裔邱郊)、“目耕楼”(明末刻书家毛晋)、“耕读山房”(清代藏书家李士芬)、“慕耕草堂”(清代诗人黎庶焘)、“耕礼堂”(近代学者赵晋臣)、“耕读旧人家”(近代南社诗人王毓岱)、“耕堂”(当代作家孙犁)等书房画室之名,它们无不表明了历代文人学士在思想感情上,对耕读文化境界的一种怀恋,一种寄托 。 “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皆有歆艳意,相与赋`稼轩'之诗”,道出了农耕文明土壤中 , 出产的中国人心中多么隐秘的一个情结:“稼轩”生涯,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 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 。 躬行 , 即自我实践 。 《论语·述而》曰:“躬行君子 , 则吾未之有得 。 ”躬行践履 , 亲自实行、亲自去做 , 才能体现重视实践深入实践的精神;躬行不言 , 默而成事 。 时代更迭 , 作为建立在小农经济和科举制度基础上的旧说词 , 耕读的意义在或深或浅的转变 。 从最初的“耕以致富 , 读可荣身” , 到后来的“耕以养身 , 读以明道” , 再到后来的“以耕喻读” , 精神被无限升华 , 耕的原始作用越来越被淡化 , 耕山水、读天下的情怀却愈发凸显 。
耕读文化是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明清之交的“理学真儒”张履祥在《训子语》里曾经说过 , “读而废耕 , 饥寒交至;耕而废读 , 礼仪遂亡” , 成为提倡“耕读传家”的典型代表 。
中国古代士大夫或农村中的绅士阶层 , 门户上往往贴着这样一副对联:“耕读传家久 , 诗书继世长 。 ”可见 , 耕作、书卷、田地 , 曾是古人的奋斗目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