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莓果妈妈」会挫伤孩子的兴趣,破坏孩子的内驱力,盲目对孩子使用物质奖励

随着对家庭教育的日趋重视 , 家长们越来越推崇“鼓励性教育” , 不再对孩子过多地进行批评打压 , 而是选择了另一种鼓励的教育方式——物质奖励 。 家长希望通过对孩子进行一些物质上的满足来达到激励孩子努力进步的目的 。 但是这种看似双赢的方法 , 在初期或许会产生一些效果 , 但是长期使用 , 却反而会破坏孩子的内驱力 , 挫伤孩子的兴趣 。
同事丁丁昨天跟我抱怨 , 孩子前两天的考试成绩特别不理想 , 丁丁的儿子去年刚上二年级 , 性格活泼好动 , 学习成绩却一直让丁丁很是头疼 。 不过后来丁丁想了一个办法 , 因为孩子喜欢玩乐高积木 , 所以丁丁就选择投其所好 , 每次考试只要取得好成绩 , 丁丁就买一套乐高积木作为奖励 。 这种奖励措施开始实施时 , 孩子热情高涨 , 每次考试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 丁丁也很是欣慰 , 虽然花了些钱 , 但是孩子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 也算值得 。
「莓果妈妈」会挫伤孩子的兴趣,破坏孩子的内驱力,盲目对孩子使用物质奖励
文章图片
但是时间久了 , 丁丁就发现孩子的学习热情慢慢开始减退 , 对自己的奖励也没那么大的期待了 。 就在刚刚这次考试结果出来后 , 丁丁询问孩子退步的缘由 , 没想到孩子给了她一个让她哑口无言的原因 , “我这些乐高玩具反正已经不少了 , 再买不买也无所谓 , 还努力考那么好干什么!”
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已经成了家庭教育中普遍出现的现象 , 很多家长都反应 , 这种方法效果非常显著 , 一些简单的物质奖励可以很快解决很多让家长非常棘手的问题 。
为什么多数家长喜爱对孩子使用物质奖励
1.见效时间快
一些家长会发现自己孩子做事磨蹭拖拉 , 一点儿小事总要耽误很久才能做完 , 可是 , 如果对孩子进行一些物质奖励 , 比如告诉孩子如果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就可以得到一袋零食或是玩具奖励 , 那么孩子通常会会非常迅速地完成 , 所以家长经常会以此作为诱饵让孩子提高效率 。
「莓果妈妈」会挫伤孩子的兴趣,破坏孩子的内驱力,盲目对孩子使用物质奖励
文章图片
2.很好地调动孩子积极性
很多家长会选择会孩子报一些兴趣班或是对孩子的成绩提出要求 , 可是又发现孩子本身对自己的选择和要求并不配合 , 所以就会选择对孩子提出物质奖励 , 在孩子达到自己的要求后 , 就可以满足孩子物质上的愿望 。 很多孩子在家长提出这个建议时 , 都会很积极地去努力实现 。
2.执行过程简单
家长选择物质奖励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种方法实施起来非常简单 , 家长无需做出任何努力 , 只需要给出一个承诺即可 , 这在家长看来 , 只不过是花费了一些金钱而已 , 可是省时又省力 , 何乐而不为呢 。
适当的科学的物质奖励确实能激励孩子去努力进取 , 会让他们更有成就感 , 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 帮助他们养成并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 但是 , 在奖励实施的过程中 , 也要警惕 , 避免出现“德西效应” 。
「莓果妈妈」会挫伤孩子的兴趣,破坏孩子的内驱力,盲目对孩子使用物质奖励
文章图片
德西效应:把握不好尺度 , 反起坏效果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进行过一项实验 , 其结果显示 , 当对一些人的工作进行物质奖励时会呈现出两个阶段的变化 , 在实施奖励的最开始 , 人们会对工作表现得非常积极并愿意为此努力 , 但是当取消工作时对人们的这种物质奖励以后 , 人们的兴趣和工作积极性比之前没进行奖励时变得更低 。 这就表明 , 当把物质奖励作为努力的动机时会丧失对事情本身的兴趣 。
不当的物质奖励方式非但不能起到对孩子的鼓励作用 , 反而会起到负面影响 。
1.使孩子过于看重物质奖励
过度的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会让孩子把重心放在奖励之上 , 而不是对于事情或行为本身的兴趣 , 例如家长以奖励对孩子成绩进行要求 , 那么孩子会把得到奖励作为自己学习的目的 , 而不是去关注学习本身对自己的益处 。 当奖励对自己缺乏吸引力或是家长没有设置奖励的时候 , 孩子就会感觉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 进而出现消极的态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