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前燕的慕容垂,为何选择逃往前秦?又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

关于十六国时期的名将慕容垂 , 他的一生颇具有话题性 , 少年的时候在所有兄弟中就像一颗闪闪发亮的星星 , 作战勇猛 , 用兵如神 , 枋头之战以2万兵力大败桓温5万兵力更是将他捧上了神坛 , 但随之而来的也为他带来了很多苦恼 , 这个苦恼主要是来自于前燕当时的掌权者慕容暐 , 可足浑皇太后 , 太傅慕容评这几个人 。 都说不招人妒是庸才 , 从最初的的时候 , 光芒四射的慕容垂就给自己树敌颇多 , 所以当枋头之战 , 前燕的危机暂时解除后 , 内斗也就开始了 。
这个时候的慕容垂选择了西逃 , 出奔前秦投靠苻坚 , 那么 , 让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什么呢?这还得结合当时慕容垂所处的政治环境来说明 。
拯救前燕的慕容垂,为何选择逃往前秦?又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
文章图片
一、立功无数 , 招惹人妒的前燕大将慕容垂
1、少年时就立功无数 , 备受父亲慕容皝的喜爱
慕容垂 , 最初的名字其实叫慕容霸 , 虽然在所有兄弟中并不是最年长的 , 但是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跟随父亲征战沙场了 , 受到了他父亲慕容皝的高度认可 。 《魏书·慕容垂传》记载:“年十三 , 为偏将 , 所在征伐 , 勇冠三军 。 俊平中原 , 垂为前锋 , 累战有大功 。 ”
如果前期慕容垂还只是参与进战争中 , 表现只能说可圈可点的话 , 那么在他十八岁那年 , 慕容皝亲自带兵攻宇文逸豆归 , 当时采取三路并进的方式 , 慕容垂率领着将士们从侧翼杀出 , 使得宇文军不战自溃 , 随后宇文氏麾下的势力被前燕尽数吸收 , 慕容垂因为有功被封为都乡候 。
就在那些年 , 慕容垂凭着作战勇猛 , 使得他的威名被传尽四海 , 公元345年 , 后赵意图吞并前燕的时候 , 慕容皝派出了慕容垂 , 后赵方面出于对他的忌惮 , 就没再敢进犯前燕 。 而在接下来的那几年里 , 慕容垂继续保持他作战勇猛的方式 , 可以说当时的慕容垂虽然年纪不是很大 , 但是在前燕却被视为战神一般的存在 。
即便父亲慕容皝去世 , 异母哥哥慕容儁成为前燕新君的情况下 , 慕容垂依然还保持着他高成功率的作战能力 。
拯救前燕的慕容垂,为何选择逃往前秦?又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
文章图片
公元365年的二月 , 慕容垂与慕容恪一同进攻洛阳 , 到了三月就攻下了这座城池 。 慕容恪身为长辈 , 对慕容垂所表现出来的军事才能十分惊奇 , 所以对他十分倚重 , 连临终之前 , 都在向前燕君主慕容暐举荐慕容垂 , 不管后来慕容暐究竟会不会重用慕容垂这个叔叔 , 但是“周公复生、诸葛再世”的慕容恪的认可 , 就足以凸显慕容垂的本领超群 。
2、一场枋头之战 , 使慕容垂在前燕拥有了更高的威望
如果说前面慕容垂经手的战事都是小打小闹的话 , 那么在枋头之战中 , 慕容垂的表现就使他成为了全前燕最亮眼的人物存在了 。 诸葛恪病死没有多久 , 东晋的桓温就带领着五万大军北伐了 , 说是北伐 , 其实就是伐燕 。
东晋军士北伐初期作战勇猛 , 一路势如破竹 , 很快攻克湖陆 , 俘虏了前燕的慕容忠 , 接着燕军大败 , 逼得皇帝慕容暐只能先派人前去前秦求援 。 桓温大军很快就抵达枋头 , 此时距离前燕的都城邺城不过百里 , 算是兵临城下了 。 面对这样的情况 , 皇帝慕容暐与太傅慕容评十分害怕 , 甚至准备弃城而逃 。
这个时候 , 自慕容暐继位之后就不得重用的吴王慕容垂站了出来 。 “不然 。 臣请击之 , 若战不捷 , 走未晚也 。 ”
前燕的江山是慕容垂的父亲带着他打下来的 , 慕容垂绝对不愿意被侄子慕容暐轻易舍弃 。 虽然慕容暐和慕容评对慕容垂压根不信任 , 但是为了解决外患 , 只能将慕容垂封为南讨大都督 , 率领2万燕军与桓温对抗 。
拯救前燕的慕容垂,为何选择逃往前秦?又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
文章图片
其实枋头之战东晋失利 , 前燕取得全面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但是从北燕方面来看 , 如果没有慕容垂的工于心计 , 巧妙地趁着晋军疲惫之时攻其不备 , 前燕又怎么会这样快速地就取得了胜利呢?
枋头之战 , 慕容垂将兵临城下的晋军打走 , 可以算是拯救了整个王朝 。 所以 , 凯旋而归的慕容垂在北燕威名大震 , 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也大大提高 。 而这一切是皇帝慕容暐和太傅慕容评所不愿意看到的 , 更不要说 , 得胜归来的慕容垂提出要奖励自己麾下的将士时 , 这二人是多么不情愿甚至是反对了 。
皇帝慕容暐是一个多疑的人 , 以慕容垂的本领 , 会招人忌惮也是很正常的 , 更何况前燕皇帝慕容暐与慕容垂这个叔叔也算是素来就有积怨 。 因为他的父亲前一任皇帝慕容儁一直以来就非常忌惮慕容垂这个人 , 身为他的儿子 , 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 所以明上看来 , 赢得枋头之战胜利的慕容垂看起来风光无限 , 实际上内里的酸楚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
拯救前燕的慕容垂,为何选择逃往前秦?又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
文章图片
二、枋头之战 , 前燕取得胜利后 , 慕容垂人生的转折点也来临:西逃投奔前秦
【拯救前燕的慕容垂,为何选择逃往前秦?又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1、准备回故都龙城 , 以求自保 , 结果被儿子慕容麟给坑了 , 最后只能再回到邺城
枋头之战胜利之后 , 慕容垂又成为了慕容暐慕容评以及太后可足浑一党的眼中钉肉中刺 。 要说到对取得一场战役的将领们论功行赏 , 这是十分正常又必要的事情 。 关键在于 , 慕容暐一党对于慕容垂的忌惮从来就没有消失过 , 认为慕容垂会对自己皇帝的地位形成威胁 , 所以极力抵制论功行赏的事情 。
这回可算是将历年以来慕容垂对他们的不满都激发出来了 。 而太后可足浑一直以来也十分愤恨慕容垂 , 想与慕容评一起合谋 , 杀死慕容垂 。
他们的打算被慕容恪的儿子慕容凯知道后 , 慕容凯赶忙告知慕容垂 , 让他除去慕容评和慕容臧 , 不过当时慕容垂觉得大家也算是一家人 , 实在不愿意看到骨肉相残的场面 。 然后说:“必不可弥缝 , 吾宁避之于外 , 馀非所议 。 ”当时慕容垂的打算是找一个地方先避一避 。
拯救前燕的慕容垂,为何选择逃往前秦?又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
文章图片
他的长子慕容令看到父亲整日面有忧色 , 猜到了父亲是在为“主上幼冲 , 太傅疾贤 , 功高望重”而烦忧 , 慕容垂听后 , 就说 , 我拼了老命赶走晋军 , 本想保全国家 , 谁知道事成之后反而让自己陷入身无所容的尴尬境地 。 于是慕容令就给父亲慕容冲提出一个“今欲保族全身 , 不失大义 , 莫若逃之龙城 , 逊辞谢罪 , 以待主上之察”的建议 , 做好两手准备 。
《资治通鉴》记载:“主上暗弱 , 委任太傅 , 一旦祸发 , 疾于骇机 。 今欲保族全身 , 不失大义 , 莫若逃之龙城 , 逊辞谢罪 , 以待主上之察 , 若周公之居东 , 庶几可以感寤而得还 , 此幸之大者也 。 如其不然 , 则内抚燕、代 , 外怀群夷 , 守肥如之险以自保 , 亦其次也 。 ”
慕容垂同意儿子的这个方法 , 于是开始密谋出城 , 而他的目的地是想从首都邺城赶至故都龙城 , 为求自保 , 暂时远离是非之地 。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 , 谋划了一场 , 被他的儿子慕容麟给坑了 。 慕容麟由于不受慕容垂这个父亲的宠爱 , 所以在知道父亲的计划之后 , 就将他们的打算以打小报告的方式告诉了慕容垂的对手慕容评 。 “至邯郸 , 少子麟 , 素不为垂所爱 , 逃还告状 , 垂左右多亡叛 。 ”慕容评身为太傅 , 在皇帝慕容暐跟前一定是很受重视的 , 所以接着就派出了西平公慕容强率精骑追击 , 最后他们的计划被打乱 , 只能再返回邺城 。
《资治通鉴》记载:“本欲保东都以自全 , 今事已泄 , 谋不及设 。 秦主方招延英杰 , 不如往归之 。 ”
拯救前燕的慕容垂,为何选择逃往前秦?又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
文章图片
2、宿命的一逃:出走前燕 , 投奔苻坚 , 牟图后举
在世子慕容令提出“不如往归之”的建议后 , 慕容垂也认为“如今之计 , 舍此安之” , 于是他们“乃散骑灭迹 , 傍南山复还邺 , 隐于赵之显原陵” 。 重新回到邺城躲避的慕容令 , 想到父亲现在面临的处境 , 不由有些怒从心头起 , 恶向胆边生 , 于是他说了这样一段话:“太傅忌贤疾能 , 构事以来 , 人尤忿恨 。 今邺城之中 , 莫知尊处 , 如婴儿之思母 , 夷、夏同之 。 若顺众心 , 袭其无备 , 取之如指掌耳 。 事定之后 , 革弊简能 , 大匡朝政 , 以辅主上 , 安国存家 , 功之大者也 。 现今之便 , 诚不可失 , 愿给骑数人 , 足以办之 。 ”这里的慕容令尚没有让父亲取皇帝慕容暐代之的意思 , 不过是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了太傅慕容评 , 劝父亲借着如今在朝中的威望 , 解决掉太傅慕容评 , 然后大匡朝政 , 以辅主上 , 安国存家 。
但是慕容垂并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 他说:“如汝之谋 , 事成诚为大福 , 不成悔之何及!不如西奔 , 可以万全 。 ”所以 , 最后慕容垂选择了西奔 , 投奔前秦 , 认为这才是万全之策 。
于是慕容垂领着一家老小西逃出奔前秦投靠苻坚去了 。
拯救前燕的慕容垂,为何选择逃往前秦?又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
文章图片
总结
慕容垂西逃投奔前秦的行为 , 与其说是为了躲避前燕的内讧 , 为求自保 , 更合适说这是缓兵之计 , 牟图后举 。 后来的历史也确实证实了这件事情 , 淝水之战前秦溃败 , 慕容垂东去 , 随后复立燕国 , 成为了后燕的开国君主 , 开启了另一种人生 。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
《魏书·慕容垂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