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晨报」全由国家兜底,70岁确诊患者的艰难抢救!花费140万

3月24日 , 70岁的鲁江躺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9楼ICU的病床上 , 上身裸露 , 握成拳的双手放在胸口 , 胸部的起伏越来越大 , 呼吸越来越急促 。 眼神中有一丝不安 , 不断张望身旁的医护 。
他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
这日的18天前 , 医疗队为他上了“人工肺”(ECMO) , 这是病危患者救治的最后一招 。
在老鲁上机ECMO的18天后 , 支援武汉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简称“吉大二院”)急救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尹永杰做出决定 , 老鲁的肺部可以自己完成氧合了 , 他可以“撤机”告别ECMO , 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那一幕 。
这是老鲁长达近3个月的漫长治疗中关键的一刻 。
「半岛晨报」全由国家兜底,70岁确诊患者的艰难抢救!花费140万
文章图片
医护正在为70岁的重症患者老鲁拔管脱机 。
即使撤机 , 也不代表老鲁已熬过至暗时刻 。 因为病情变化 , 他在3月24日第一次撤机不到24小时后 , 不得不再上ECMO 。 如今的他 , 已熬过再次上机的18天 , 再度撤机拔管 。
生命力顽强的他 , 也成为武汉新冠肺炎疫情中年龄最大的ECMO撤机患者 。
老鲁不是南都采访人员在武汉前线记录的第一位重症患者 。 但却是其中最特殊的患者之一 。
借他的故事 , 我们或许可以发现人类医学的可贵探索 。 为挽救一位年迈病危的生命 , 医护团队要交付的心力 , 要权衡的利弊 , 要面对的打击 , 以及要不断重建的信心 。
到病床就开始抢救的重症者
3月24日撤机前 , 老鲁连续用了18天抗凝血药 。 为预防血管内栓塞 , 上了ECMO的患者必须保持“抗凝” 。 在ICU , 这类常用静脉推注药物通常通过固定在床边的一管管“药物泵”按一定的速率给到患者体内 。
当患者撤机要拔出ECMO管子时 , 抗凝药停用是第一步 , 这时要发挥人体自身凝血功能 , 不然拔管后会难以止血 。
9点20分 , 推注抗凝血药阿加曲班的那管泵停止了工作 。 约两小时后 , 老鲁体内的抗凝药成分会代谢完 。
11点半 , 尹永杰穿戴好防护服进入病区 。 病区总共50张病床 , 共收治过74位新冠肺炎患者 , 当时只剩下最后4位还在治疗 。
人称“老鲁”的鲁江是4人中病情最重的 , 也是病得最久的 。 他大年初一发病 , 初三住进汉口医院治疗 , 住了一个多月 。
3月6日晚 , 老鲁病情加重 , 血氧饱和度一度低于50% , 面临呼吸衰竭的危险 。 当晚 , 他在昏迷中被转运了近30公里 , 送到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 由吉大二院重症救治医疗队接手 。
“几乎是撂到病床上就开始抢救” , 医生立刻在他的咽喉里插上了20厘米长的气管导管 , 给他100%氧浓度的机械通气 , 氧合改善仍不明显 。 几小时后 , 3月7日凌晨 , 医生不得不动用了最后的救命手段 , 紧急为他连上体外膜肺氧合ECMO 。
只要有机会就全力以赴
ECMO是一种体外循环手段 , 可在一段时间内替代功能衰竭的心脏、肺脏 , 使危重症病人获得稳定的循环血量以及氧气供应 , 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对血液、氧气的需求 , 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
上机18天 。 老鲁熬了过来 。 经口气管插管一周后 , 医生先拔掉了气管导管 , 让老鲁用鼻导管吸氧 。 气道内没有异物 , 他不再需要深度镇静 , 意识逐渐恢复清醒 , 身体也有了自主咳痰反应 。
护士帮老鲁咳痰 。
“老鲁大哥 , 你现在口渴吗?”尹永杰在床旁用力握了握老鲁的双手 , 开始了最关键的一次查房 。 18天来 , 这位57岁的吉大二院急诊与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每天进病区查房 。 他告诉南都采访人员 , “病情瞬息万变 。 要是不到旁边去看 , 是真不了解病情” 。
“现在马上再查一个ACT和动脉血气分析” , 尹永杰说 。 护士长马新利准备好小针筒 , 从老鲁左大腿股动脉留置的一根鞘管中抽出两小管血 。


推荐阅读